<label id="suoy2"><del id="suoy2"></del></label>

  • <label id="suoy2"></label>
    <center id="suoy2"><optgroup id="suoy2"></optgroup></center>
    <label id="suoy2"></label>
  • <span id="suoy2"></span>
  • 字號:

    新北市瑞芳.忠魂碑

    發布時間: 2015-12-19 19:15      來源:拓展訓練 http://m.kimyattawrites.com        點擊數:
    日治時代具有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例如日本神社、政治人物的雕像、紀念碑,隨著政權的結束, 來到民國時代,都遭到清算的命運。 這些建物或被拆除,或遭破壞,而殘存的碑石,碑文、紀元、署名刻字大多被涂銷,任其荒廢堙滅。 瑞芳地區曾經有過的瑞芳神社、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紀念碑,如今都已消失,只有忠魂碑保存完

    日治時代具有政治象征意味的建筑,例如日本神社、政治人物的雕像、紀念碑,隨著政權的結束, 來到民國時代,都遭到清算的命運。

    這些建物或被拆除,或遭破壞,而殘存的碑石,碑文、紀元、署名刻字大多被涂銷,任其荒廢堙滅。

    瑞芳地區曾經有過的瑞芳神社、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紀念碑,如今都已消失,只有忠魂碑保存完整,碑文、紀元、署名, 都未遭到人為破壞,只是隨著歲月風霜而字跡逐漸消磨。

    探訪這座忠魂碑,非常的便利。從瑞芳公園停車場沿著車道往下走約50公尺,右側路旁有一座詹府宗祠,從宗祠對面的步道小徑走進去, 即抵達忠魂碑。忠魂碑立于三層的基座之上,碑石正面刻著“草書體”的忠魂兩字,是來自于日治時代末代總督安藤利吉的手書。 碑石的兩側有安藤利吉以及當時臺北州知事、瑞芳街街長的署名。


    瑞芳忠魂碑(圖片提供:Tony)

    忠魂碑的建立是為了悼念1895年日本近衛師團接收臺灣時,在瑞芳戰役中陣亡及病亡的14名日本軍人。

    當年日軍于五月二十九日從澳底登陸,未遭到抵抗,即順利進軍頂雙溪。五月三十一日,日軍越過三貂嶺天險,瑞芳戰役正式展開。

    經過三日激戰,日軍在六月二日攻占瑞芳。瑞芳一失守,獅球嶺隨之失陷。六月三日,日軍占嶺基隆。

    瑞芳戰役是日軍登臺之后,ABC次遭遇到激烈的戰事。當時臺灣民主國防衛瑞芳,以金砂局官署為本營,分派官兵至大粗坑、小粗坑、 九芎橋、九份等地駐守,陸續與日軍前進部隊發生激戰。

    日軍攻下瑞芳后,將戰役中陣亡及病亡的日本官兵埋葬于今日的忠磈碑附近。

    日軍進入瑞芳后,近衛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進駐瑞芳金砂局官署,做為御舍營所。北白川宮在后來在乙未戰爭期間病死(或說傷亡)于臺灣。 瑞芳的金砂局就成了北白川宮在臺灣的御遺跡之一。日本人在金砂局原址立碑以紀念此事。

    日治時期每年六月初,瑞芳當局都會召集地方人士,聚會于北白川宮御遺跡的紀念碑前,舉行“御圣跡紀念祭”,并且安排佛院僧人上山至日軍墓地誦經, 以撫慰當年歿亡于此地的日軍靈魂。

    忠魂碑建立于昭和十八年(1943),距離1895年已將近半個世紀了,為何在此時又重新整理當年的日軍墓冢,重新合葬, 設立忠魂之碑呢?這應是來自于戰爭時期精神動員的需要。當時日本在各地推動忠靈塔建立運動,以倡導愛國精神。 時值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逐漸面臨戰局吃緊的情況,于是在臺灣推動陸軍特別志愿兵制度,召幕臺灣人入伍,以補充不足的兵源。忠魂碑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而產生。

    戰后(1945),日本人離開臺灣。這座忠魂碑沒有被毀壞,應是它座落于山區,不像位于市區的神社或紀念碑太過于醒目,容易遭到報復破壞。 而更深層的原因是這座忠魂碑并非只是單純的紀念碑,而是屬于“忠魂塔”,碑石之下,埋葬著日本軍人,所以本質是一座墓園。 臺灣社會的傳統習俗,對于墓地有較多的忌諱,不敢隨便破壞,以免打擾亡魂。于是任其荒廢于山林里,忠魂碑因此得以保存完整至今。

    “忠魂”碑文,來自末代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的手書。(圖片提供:tony)
    瑞芳忠魂碑雖然是為了紀念日本軍人而建立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座石碑也間接彰顯了臺灣民主國陣亡將士的忠魂, 并見證了乙未戰爭的歷史。當年守衛瑞芳的臺灣官兵,并沒有讓日軍輕松通過瑞芳。

    當年日本人不可能為臺灣民主國的陣亡軍人立碑,而后世又輕忽這段歷史,亦無人為其立碑。 這座忠魂碑就成了這場戰役僅存的歷史紀念物,因此地方人士認為應當珍惜而呼吁將其列為歷史古跡。

    忠魂碑座落于瑞芳公園內,附近就有大型停車場,交通頗稱便利,而卻少有游客,顯得寂寥與落寞。 入口沒有設置任何的指標,而紀念碑前的導覽牌仆倒地上,碑體附近雜草橫生,石階覆著草蕨苔蘚。 此地冷清的主要原因,應是墓地景觀使游客畏步。

    忠魂碑后方的山壁,有著一個個的洞穴,放置著一個個的金斗甕,顯露于外,不免使游客感到觸目心驚。 這些金斗甕并非當年日軍的遺骸,據說是整建瑞芳公園時,將無主之墓遷至此處。

    瑞芳公園內有龍潭山、瑞芳山、秀崎山等登山步道,又有忠魂碑這一保存完整的的歷史遺跡, 而附近有日治時代的宜蘭線瑞芳舊隧道,可與瑞芳老街的景點連成一氣,再加上深澳線火車的復駛,其實很有潛力可以發展成為一條歷史懷舊的人文散步路線。

    瑞芳區公所可以再用心一點,遷走金斗甕,并協調新北市文化局,規劃忠魂碑成為歷史景點,添設導覽解說牌,使游客能認識被遺忘的臺灣民主國瑞芳戰役的歷史。 而更可以考慮從瑞芳一號舊隧道口興建一條歷史人文步道,通往瑞芳公園的忠魂碑(兩地距離大約六、七百公尺而已),則從瑞芳老街一路走過來, 輕便車軌道、廖建芳古厝、林牙科(日治警察駐在所遺址)、義方商行、舊火車隧道、忠魂碑等歷史人文景點,將可串連起來,整體的觀光游憩資源更為豐富。


    柑坪社區瑞芳棒球場,遠處為秀崎山。(圖片提供:tony)
    忠魂碑山腳下的柑坪社區,舊稱“柑仔瀨”,又稱“瑞芳店”,是瑞芳ABC早形成聚落的所在地。

    清代的金砂局就設于這里。根據瑞芳文史人士的考察,金砂局原址就在山腳下瑞福宮方圓約500公尺內, 然而早已消失,并沒有留下任何遺跡。

    我從瑞芳公園下山,來到瑞福宮,在廟前的廣場眺望柑坪社區,遙想當年景象。隨后開著車,從瑞柑陸橋旁的巷道進入柑坪社區, 沿著巷道,抵達基隆河畔。河岸邊有一片空地草原,辟建了一座棒球場。棒球場與瑞福宮之間,有密集的住宅。

    當年的金砂局應當就在這附近。當年日軍攻占瑞芳后,北白川宮在金砂局住了一個晚上,這里從此成了神圣之地,并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后來日本政府在柑仔瀨設立瑞芳公學校,御遺跡紀念碑就在學校東側旁邊。從當年的老照片,對照今日現場所見,這座紀念碑的確切位置已難以斷定, 而照片中紀念碑背景的山巒依舊,由此可以判斷出紀念碑所在的方位, 而御遺跡照片中的山峰,應當就是秀崎山了。

    面對秀崎山,遙想當年,令人有“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歷史感懷。 倘若后來日本不野心勃勃,則今日此地仍是圣地,我又會是懷著何種歷史心情呢?歷史意識自有其吊詭之處。

    政治的功名來自政權的加持,政治地位自然隨政權的更迭而翻轉。


    瑞芳棒球場(圖片提供:tony)

    清朝時期金砂局有過的黃金夢,日治時代的北白川宮御遺跡,如今都已歸于塵土,一如堤防外的基隆河水悠悠流逝。

    我所站立的瑞芳棒球場,腳下的紅土,曾經是歷史烽火的一部份。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凡發生過的必產生影響。

    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雖然政權已不復存在,而文化層面的影響,在生活領域之中仍隨處可見,已成為臺灣文化的一部份。

    例如,我眼前的這座棒球場。棒球(日本人稱為“野球”),就是日本人在日治時代引進臺灣的一項體育運動,如今深植于臺灣的土地, 被視為是臺灣的國球。

    日本統治臺灣半個世紀的殖民歷史,有其陰暗令人抑郁的一面,然而統治者也帶來的新的觀念與思想,yinling臺灣走向近代化(modernization)。 若說這段殖民歷史全然一片黑暗,則是有失公允,且懷有偏見。

    殖民歷史的恩怨,早應風清云淡,不該再有紛擾。對于客死異鄉、埋骨瑞芳的日軍忠魂,對于當年保衛鄉土、陣亡于此地的臺灣民主國將士, 愿其靈魂都能得到安息。而我站在棒球場的紅土上,對于日本人所帶來的野球,則張開了雙臂,發自內心的說:


    旅游日期:2014.03.11

    旅行地圖(圖片提供:tony)
    責任編輯:施宜葆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從瑞芳公園停車場沿著車道往下走,前往忠魂碑。 (圖片提供:tony)

    位于路馬路右側的詹府宗祠(圖片提供:tony)

    詹府宗祠對面的步道小徑,通往忠魂碑。路口沒有任何指標。 (圖片提供:tony)

    瑞芳忠魂碑,建造于昭和十八年(1943)。 (圖片提供:tony)

    瑞福宮。位于瑞芳公園山腳下的車道入口處(瑞柑陸橋前)。 (圖片提供:tony)

    瑞福宮面向柑坪陸橋,對面為柑坪社區,舊稱“柑仔瀨”,是瑞芳的發源地。(圖片提供:tony)

    來到位于柑坪社區內的瑞芳棒球場,尋訪清代金砂局(北白川宮御舍營所)遺址。(圖片提供:tony)

    遠處為基隆山,右側山脈為三貂大嶺,當年日軍就從這個方向而來。 (圖片提供:tony)

    清代金砂局(北白川宮御舍營所)應位于前方的民宅處。遠處為秀崎山。 (圖片提供:tony)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瑞芳御舍營所紀念碑,后方山峰可能是秀崎山。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老照片資料庫, 網址: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圖片提供:tony)

    從秀崎山登山步道俯瞰柑坪社區,左中下方的廟宇是瑞福宮, 柑坪社區內的紅土草地為瑞芳棒球場。右側是基隆河,遠處是三貂嶺。 (圖片提供:tony)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北京銘潤拓展培訓中心版權所有 Copyright ? tuozhan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集團總部地址: 北京市大興區亦莊經濟開發區4號街區力寶廣場C座12層 全國服務熱線:4000288501

    備案號:京ICP備14001653號-14 _<a href='https://www.teamrater.com' target="_blank" >拓展訓練</a>_<a href='http://www.dedecms.com/' rel=”nofollow”>Powered By DedeCMS</a>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色婷婷五月综合欧美图片|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99sescom色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尹人综合网亚洲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激情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天天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