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石門也是茶鄉,是臺灣ABC北的產茶區,以出產鐵觀音茶著稱,種茶的歷史已超過百年。石門雖然臨海, 但是海岸臺地的背側山坡,不受到海風直吹,海拔、土壤及氣溫適合茶樹生長,加上有大屯山系的優良水質, 使得石門鐵觀音茶甘醇可口而別具風味。
石門茶業的興盛,始自日治時代大正八年(1919),自中國大陸福建省引進“硬枝紅心”品種的鐵觀音茶樹,改良制茶品質, 成功打開了內外銷市場。全盛時期,石門莊擁有一千公頃的茶園,境內有多家大型制茶廠。
二次大戰期間,臺茶的外銷受到波及,而戰后日本消費市場的萎縮,石門茶葉外銷受挫,因而衰微,大型茶廠一一歇業, 茶農改以小規模的家庭式經營。直到民國70年代(1980年代),石門鄉與臺灣省制茶改良場合作,以“石門鐵觀音茶”的品牌, 再次打開市產名氣。目前石門的種茶面積約二、三百公頃,在農委會補助下,成立“石農園區”, 建有茶山步道,以推展農業觀光休閑。
茶山步道入口(云頂制茶廠前)(圖片提供:Tony)
石門茶山步道位于石門的頂草埔尾,可以從臺2線濱海公路里程約33.2K草里漁港對面的北21線公路進入。
公路駛向山區,迂繞上行,行駛至里程約2.2K處,遇岔路口(路口有云頂制茶廠指標),左轉后續行幾十公尺, 即可看見左側路旁有“茶茶茶茶”的標志的木制涼亭,旁有小停車場。
停車場旁有一棟兩層樓的紅磚樓房,是昔日的制茶廠,如今轉型為制茶體驗營的學員休息室。磚造的樓房,令人感受到此地茶廠的規模。 樸舊的磚墻有補補抹抹的水泥,墻腳的黑泥及潮濕蘚苔,也透露了茶廠歷經過的興衰滄桑。
非假日來訪,茶廠未營業,只有我與老婆兩個游客而已。循著茶山步道的指標往上走,抵達云頂制茶廠,亦未營業。店前有棵老榕樹。茶廠旁邊設有停車場, 相當寬敞。游客開車前來,停放于這處停車場較為方便。
茶山步道的入口就位于云頂制茶廠前面。步道原是山區的產業道路,供茶農載運農作之用,如今鋪上石磚,辟建為茶山步道,全長約一公里。 步道是利用既有道路,所以相當寬闊,沿途兩旁栽植各種茶樹,地面有地磚型的解說牌,介紹茶樹名稱、特色及原產地,沿途還可以欣賞到綻放的茶花。 山坡隨處可見如梯田般的茶園,路旁也有稿密的竹林提供良好的遮蔭。產業道路一路上坡,迂回處,或設石椅,供游客稍坐休憩;或辟有石階小徑, 可以取捷徑直上。途中茶園景色佳處,則設有一座觀景平臺,以供游客憑欄眺覽茶山風光。
從步道終點的觀景平臺眺覽茶山風光(圖片提供:tony)
大約半個小時,抵達茶山步道的終點。這里也設有一座觀景平臺。
此地居稿臨下,視野遼闊,眼前有茶樹排排,中間山丘層層,遠處則見海天茫茫,茶山綠景,北海風情,盡入眼簾。
終點處的林間設有一座涼亭,過涼亭之后,又有石階步道續往上行,是茶山步道的第二期工程,來自臺電核一廠的捐贈。 通往金寶山的筠園。指標寫著從此地至筠園約一公里。
我獨自續往上行探路。老婆則待在涼亭休息,等我回來。石階路上行,沒想到才約三、四分鐘,爬過一小段石階陡坡后, 出森林,來到嶺頭,視野突然變為開闊明亮,前面整個山坡,已辟成平坦草原墓地,有車道及停車場分布其間。 這里是茶山步道第二期工程的終點,接著就進入金寶山的園區了。
園區有步道通往筠園。續行三、四分鐘,仍不見筠園蹤影,遠處也沒有傳來鄧麗君的甜美歌聲, 而園區墓園播放著佛經曲音,回響于耳際。估計還得走0.7公里才能到達筠園,雖然園區路途平坦,但一去一回, 費時不短,擔心老婆會等候太久。于是打消念頭,循原路折返。
金寶山(圖片提供:tony)
或許已感染到筠園的氛圍,回程時,邊走邊哼唱起鄧麗君的歌曲。
鄧麗君是一代,歌聲甜美動人,至今久久難忘,她的成名曲不計其數,而我ABC喜愛的一首是《我只在乎你》: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將會是在那里?
日子過得怎么樣?
人生是否要珍惜?…
哼起這首歌時,總會憶想起,年輕時踽踽獨行,尋覓愛情的辛酸往事。當時覺得愛情的人生,極度的不公平。 有人事半功倍,有人事倍功半,有人不勞而獲,有人總是徒勞無功。當年因為沒人愛,所以只好更努力,希望用內涵來彌補外貌的劣勢。 而遇到有人愛時,自然會更加珍惜這樣的情緣。
中年過后,回首來時路,不會再覺得感情世界的不公平。年輕之時,外貌之間的差異,來到中年以后,自然會逐漸的拉近。外貌的英俊或美麗, 都將同歸于盡,不再成為一種優勢或誘惑,而惟有內在的品格可以歷久彌新,成為長久婚姻關系的磐石。 我想說的是,年輕時若不幸遇到感情挫折,如果能不自暴自棄,轉而更努力,或許未來會有更好的人生際遇。所以不要太在乎一時的失敗。
去回還不到15分鐘,老婆驚訝于我怎么快就回來了。雖然出發時,我有想過走至筠園的鄧麗君墓前憑吊,不過老婆獨自一個人在茶園涼亭等著我, 我的心情又怎能夠愈走愈遠而不在乎呢?
旅游日期:2014.03.18
旅行地圖(圖片提供:tony)
責任編輯:施素寶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路程時間記錄】
石園農區制茶體驗營→3分鐘→云頂制茶廠(茶山步道入口)→30分鐘→涼亭→4分鐘→第二期步道出口(金寶山)→20~25分鐘(預估)→筠園。
茶山步道制茶體驗營前的休憩涼亭。左轉進入小停車場。 (圖片提供:tony)
制茶體驗營學員休息室。 (圖片提供:tony)
茶山步道。原為產業道路,鋪設地磚,全長約一公里。 (圖片提供:tony)
茶樹與竹林。 (圖片提供:tony)
臺茶13號(翠玉)。 (圖片提供:tony)
步道途中的觀景平臺。 (圖片提供:tony)
從觀景平臺眺覽茶山風光。 (圖片提供:tony)
茶山步道第二期工程,通往金寶山。 (圖片提供:tony)
上行約三、四分鐘,抵達步道出口-金寶山。北海岸的墓園。 (圖片提供:tony)
茶山步道之茶花。 (圖片提供:ton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