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友的建議:
在現代分工精細的社會中,工作常常會被分割到很細微,因此不容易讓人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或完整的意義所在,也常因為工作的單調與規律性,讓人做久了之后,不免產生工作倦怠感。不過,也有些人的工作反而是因為挑戰性過大,壓力過稿,長期累積下來,造成工作疲乏,也一樣會產生“不如歸去”的倦怠感呢。
當然,如果有辦法在適當的時機來轉換跑道或好好休息一番,對工作疲乏的調適與發展,不失為一個解決良方。但是,如果像小葛一樣,有著家庭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沒有辦法離開現有的工作或穩定的收入,那就得試著由自己的心態轉變來調適啰。
首先,是先讓自己再找回工作的樂趣與意義。如果你的工作是與客戶接觸相關的,那來自客戶的滿意或回饋,就是你可以去發掘與感受的意義所在;如果你的工作只與同事有關,那一樣可以由其他同事的工作成果或回饋,來找出自己工作上的意義與樂趣。當重新拾回工作的樂趣與意義之后,自然就能消除一些工作疲乏的感覺。
其次,如果不容易由工作中直接感受或發現意義與樂趣所在時,也可以由因為工作所獲得的穩定收入,對家庭提供了生活的保障,以及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如小孩受教育、休閑、旅游、購物)上,來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與貢獻,這樣也可以讓自己更愿意來承受工作上所需的付出。
再來,是條件許可下,不妨把工作所得的收入,提出一部份來進行旅游或休閑等放松身心的活動,或是投入自己喜愛的嗜好,然后藉由這些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滿足,回饋到工作的意義上,也一樣能減低工作的疲乏感。
如果更有心的話,不妨也可以試著由修煉的角度上來看待工作,因為辛苦的工作,其實反而是一個讓人更可以修煉自我身心的好環境呢。希望這樣的建議,能幫小葛重新找到工作的動力喔。祝福你。@*
====================================================
如果你是30世代,想分享一下這個世代的喜怒哀樂,或是面對了人生中難以決擇的問題,希望有人可以給些建議與方向,都歡迎你來信email到“30會客室”,我們會透過ABC輕松的方式讓大家彼此分享與成長。
“30會客室”信箱:yoyo55@ms3.epochtimes.com.tw
(來信可以不需附上真實姓名與聯絡資料,我們所發表的文章也會將文中所有真實姓名替換,以維護個人隱私權,謝謝!來信內容將屬大紀元版權所有,編輯部并保留來信刪改與刊出的權利。)
“30會客室”主持人 友友 敬筆
*友友是大紀元生活版磚欄作家,同時主持“友友隨筆”磚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