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ABC份正式工作就是劉備的軍師(之前有沒有“兼職”史書上無從考究),以現代的角度來看當時他可以算是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但是靠著“知識”與“人脈”,硬是讓劉備(161年—223年)在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到年方26歲的孔明擔任軍師。
如果把聰明的孔明當作是“產品Product”,那先有司馬徽對劉備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再有徐庶被逼投靠曹操時的“回馬薦諸葛”,這兩個人脈都是孔明的“通路Place”。
如果孔明在20幾歲就想去投靠曹操,則會遇到年正30幾的郭嘉(170年-207年),郭嘉是曹操ABC愛的謀士,以當時的時空背景縱使以孔明之才也不見得會被曹操奉為軍師,所以在職位部分孔明很清楚自己的“定價Price”只有劉備可以接受。
孔明的成功還可以歸功于“個人度的塑造”,除了自封“臥龍先生”這個品牌的塑造,還“自比管仲、樂毅”,這種建立參考標準的作法以行銷的角度來看就是“促銷Promotion”手法得宜,因為當市井小民都知道南陽有位臥龍先生的時候,孔明不紅都不行了。
現代有很多從事個人工作室或者行銷工作的朋友,似乎都忽略了孔明的個人行銷方法。尤其類似“文化出版業”、“顧問服務業”、“表演藝術業”,消費者往往不只是因為產品本身消費,而是買業務員的度。如果你是一位顧問或作家,當你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時候,客戶總是會帶著一些“與名人接觸”的新鮮感與喜悅。當然,這些都是需要些時間累積的,例如《你的行銷行不行》這本書,就是我為了累積度的一種行銷手法。所以當你下次重新閱讀《三國志》的時候,建議您看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進行“個人行銷”工作的。
行銷智慧:賣產品之前要先想好如何把自己賣出去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