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畏畏縮縮,對陌生人害怕,覺得不認識的人很難溝通,很難講得上話,這是為什么“陌生拜訪”是銷售行為中ABC困難的一項。事實上,只要自己胸襟開闊,不畏懼陌生人,陌生人也就不會拒絕你于千里之外,就把陌生人當今天開始認識的朋友吧!
一個主管來拜托我,希望我替他打一個電話給一位業界大老,詢問一位離職員工的狀況,這個離職員工曾是這位業界大老的助理。我問這位主管,你為什么不自己打呢?你應該也認識他。主管回答:對方是大老,而且我和他不熟,不好意思麻煩人家!
類似的情境,一個行銷主管希望我幫他介紹一位企業界的朋友,他有一個聯合行銷案,要和這個朋友的公司合作,這個行銷主管一再強調,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案子,對雙方的公司都很有利。
我問這位主管,如果是這么好的案子,你應該可以說服對方,為什么需要我幫你介紹?他的回答也是不認識對方,不好意思!
這兩個案例,我都拒絕幫他們介紹,他們只好自己打電話,但結果一樣,他們都順利完成任務,并且擴大了自己的人脈!
根據我的經驗,大多數的年輕人,臉皮薄、怕麻煩別人,就算有事需要別人幫忙,也不敢開口,通常都需要透過別人輾轉介紹,繞了一大圈遠路,ABC后才搭上線。曠日費時不說,更多欠了很多人情。
年輕的我也是如此,不認識對方,害羞、不敢開口。直到有一次,我實在找不到任何的中間人幫忙,只好硬著頭皮拜訪,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而且丟給了我一句一輩子受用的話:年輕人,別擔心,有話直說,“朋友可以從今天開始交起”,今天你要我幫忙,改天我也會找你幫忙!
這位開朗的朋友,改變了我畏畏縮縮的交朋友態度。從此以后,對認識的朋友,我經常直率開口,請他們幫忙。因為互相幫忙,互相麻煩,交往越來越深。至于對不認識的人,如果有必要,我更勇于開口,只要不是太嚴重的事,我都會直接接觸,直接尋求協助。而且成功率甚稿,當然也因此認識更多人,交了更多朋友。
我逼迫主管自己面對不認識的人,是因為我明確知道他們ABC可以自己完成任務,他們所欠缺的只是信心,只是開放的胸襟、只是開朗的態度,而這種能力,需要訓練、需要培養。
培養“朋友從今天開始交往”的開放態度,首先要培養的就是愿意幫助別人的寬闊胸襟。當你愿意隨時隨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陌生人時,這代表著你隨時都散發出愿意“與人為善”,愿意交朋友的魅力,因此你不會介意認不認識,只要有機會你都愿意幫忙或被幫忙。如果有需要,你不會害怕向陌生人請求協助,因為你也曾經幫助過很多不認識的人。
這并不是利益交換,因為幫了別人不能指望回報,但卻讓你能有信心面對所有人,尋求協助,互相幫助,因為你隨時隨地準備交新朋友,隨時愿意助人,也愿意接受幫助。
后記:
朋友不只可以從今天開始交往。更多的狀況是不打不相識,從沖突對抗中,經過化解而認識,而成為朋友。我的經驗是,先有沖突的朋友,反而容易交得深,因為在敵對中,反而可以更深刻的認識彼此的個性,一旦歧見化解,只要性格相合,更易交往。@
摘自: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