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希望產品或服務能夠透過新聞媒體曝光無非是為了宣傳,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買媒體”,雖然這種方式不是新聞從業人員應該有的行為,但卻是“置入性行銷”ABC常使用的方式,但是選擇這種方式上新聞的產品大概本質都不是很值得報導,所以才會需要付費獲得媒體報導機會。
另外一種是自己發新聞稿,現在各大媒體都有接受新聞稿的管道,無論是電話、傳真、E-MAIL等方式,企業都可以主動地將產品與活動資訊傳遞給新聞媒體。這種方式當然不用花錢買媒體,但是被報導的機會相對來說也比較低,比較適用于產品本身的確較能吸引媒體的情況。
大部分媒體都有些特點,例如喜歡“ABC”、“頭條”,如果是不為人知的神秘事件,更是媒體ABC有興趣的新聞。換言之越不想讓媒體報導的新聞,其實對媒體來說可能是ABC有報導價值的新聞。除了【半價網】的模式以外,例如上市公司的產品計劃、可口可樂的配方、政治人物是否參選等等新聞,如果真的要行銷這一類事件,那ABC的方法應該是“告知媒體有這件事情但是謝絕采訪”。
“謝絕采訪”是表面上的講法,但是實際上卻透露媒體采訪的方式與聯絡人員,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反行銷的手法。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來包裝產品,就好像把事件當作產品,記者當作消費者,所以越是不能采訪的新聞,也許記者越覺得有趣。
其實在媒體的操作部分有很多磚業的公司可以提供服務,但是終究還是要回到產品的本質,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新聞,除了報導的角度與方式,那個事件或產品本身是否讓觀眾覺得有趣,大概才是消費者關心的事情。例如“半價購物”這個觀念,對于消費者來說自然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原本我們花了三個月累積一億五千萬的預約金額,在新聞報導之后當天增加了將近四千五百萬的數量。
媒體的力量是不是讓您也覺得很心動?但是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如果哪一天是因為緋聞而上媒體的時候,哪時候縱使你“謝絕采訪”也無法抵擋“更多的采訪”喔。@
行銷智慧:反行銷手法可以利用好奇心獲得媒體報導
本文作者江亙松現為網路通科技行銷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
著有《你的行銷型不行》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