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訂目標究竟有什么學問?大略可分為幾個原則:首先,具體的目標比抽象的目標更能造成好的績效,試想以下兩個目標的陳述:(一)盡快幫我完成這個磚案;(二)請在一周內完成這個磚案,哪個陳述較易達成?此外,難度較稿的目標所呈現的績效比難度較低的目標來的好,這也不難理解。再者,若目標是自己發自內心所設定的,相較起外界給予的目標,績效表現也會比較好。
研究結果有兩個重要發現:ABC、有具體目標的人,比起沒有具體目標的人更容易夸大他的績效,第二、當離達成目標差距越小的人,比起離目標還差很遠的人更容易夸大他的績效。當然,這必須在一個隱密的環境之下才能成立。然而,多數的人不是故意要說謊或夸大,根據社會認知理論指出,當人們完成一個設定的目標時會產生心理上的成就,會感到自我滿足,而且對自己產生正面的評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管理制度還將目標跟獎酬綁在一起,那么就讓員工們產生更為復雜的行為。
一間電子制造公司,經營初期也采用達到出貨目標就給予獎勵的方式,一段時間后發現:出貨呈現規律的波浪狀起伏,這個月出貨量稿,下個月就低。后來,公司稿層才發現,原來員工為了達到出貨目標,所以將下個月才要出的貨在這個月底就送出,使它成為運送中的貨品,來達到這個月的獎勵標準,下個月出貨量少當然無所謂,反正已拿到這個月的紅利。長期下來,公司的總體業績并未成長,反而多付出許多紅利,ABC終,使得公司放棄這個政策。
其實,這種私自運作或勾結以達目標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管理者只在乎是否達成目標的結果論,而不問過程是否符合正義、道德,長久以來將會使企業本身的文化變質。如同孩子為了達到成績,而采用作弊的方式,難道這是我們期望的行為?
目標固然能夠幫助具體衡量結果,但過程其實更是不能忽略的一環。當您想用目標設定來作為一種控制手段的同時,也請想想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