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要隨時檢查自己是如何自我對話的,是負向語言多還是正向語言多?經由內心獨白后是更有能量還是失去動能?當你在聽到一個新聞事件時,你是采取什么觀點在接收新聞的內容,并且允許自己如何被影響?
當自己遇見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時,是自認為壞消息臨頭,自己總是倒霉事不斷,幸運之神總是遺漏了自己的努力,還是覺得這是個珍貴的好消息?
這樣一來自己可以從中看到事前未注意的部份,充實自我的生命經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告訴自己下次會做得更好,同時也更清楚自己的屬性是否仍要投入同樣的領域,或許因為這個不如意,更明白自己不適合而應該去看其他發展的機會。
例如一個被資遣而中年失業的人,因此自覺時不我予、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地過日子,或是看到自己仍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只是環境造成公司經營不下去,突顯出原有的問題而必須裁員收編。此時正好有機會創業做自己的老板,讓未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情總是一體二面,怎么看就是人畢生學習的智慧了。雖說人生有一時看來的壞消息,但在教練文化里學習轉換認知,讓凡事都有好消息,否則就是有更好的消息,因為凡發生都是恩典,端看個人如何看待或定義。
教練運用“積極聆聽”的能力即是要聽出話語的層次,不但要聽到對方所說出的話語,更要聽出對方沒說出來的心語,同時,教練本身也要注意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以及如何適當地說出外在的聲音,讓對方能明白接受教練的引導支持。
的企業教練Michael Stratford提出What One Listens For. 意謂著每一個內在都有一種“狼(WOLF)的聲音”。
當在進行教練時,教練本身也會有內在的想法或自我對話,例如“我還聽不到他的目標是什么?”、“他一直在談的都不是重點。
什么時候我才可以切入主題去發問呢?”、“我真的很好奇,他已經采取的好方法有什么呢?”、“他好像沒發現問題就在他自己身上哩。”、“他問我該怎么辦?我是應該回答他我的看法還是相信他自己應該已有答案了?”
綜覽這些內在的聲音,做為教練須能自我檢查是助力或是阻力,是否有助于支持被教練者撥云見日、能充滿自信地進行調整而往目標前進。
一般而言,教練必須放下既有的成見或認為對方是有問題的念頭,才能做好教練的工作。因為要能使客戶自我察覺、理出自己的優勢或卡住的頭緒,透過教練的步驟與引導能力,客戶能從中自我學習,才能使其富有能量或能力的不二法門。
同時,也讓被教練者能夠產生與愿景目標一致的內心對話,看到事情仍有其正面的價值,而能切換負面情緒轉向陽光。以下再舉個類似的教練案例說明“凡是都有好消息”。
客戶:“我覺得主管真是難為,尤其是跟了我ABC久的部屬,每每在大庭廣眾之下就喜歡當場提出意見,不僅說我不公平處理事情,真的是讓我很難堪。”
教練:“你認為這位跟你ABC久的部屬應該怎么做比較好?”
客戶:“如果他有意見也應該私下和我說,既使要當場說,態度也應該要禮貌些,怎么可以當場數落我的不是呢?太不給我面子了!”
教練:“我感覺面子對你很重要,是嗎?”
客戶:“ABC起碼要相互尊重嘛,大家都是相處了這么久,以后還要長期一起工作的同事。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教練:“他知道他這種表達方式是故意要讓你覺得沒面子嗎?”
客戶:“我想他可能不覺得,他總是直來直往,講話傷了人也不自知,這樣子很容易得罪人,對他也沒好處。”
教練:“像你說的,他這樣子說對他沒好處,那他為什么還要做呢?他可能有些正面的動機的話,你覺得是什么呢?”
客戶:“正面動機?嗯…希望我做事要顧慮周全、公平些吧。”
教練:“他希望你能做事更周全公平,還有嗎?”
客戶:“他想即刻表達他的意見,如果不是基于關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可能連說都不想說了吧。”
教練:“你有沒有留意到你因為他的表達方式不好覺得沒有面子,而忽略他可以要傳達給你的訊息,就是要請你注意事情能更周全公平。”
客戶:“的確是的。”
教練:“當你更深入地去看他的反應背后隱含有正面動機的時候,有什么體會?
客戶:“我覺得他所說的意見,也是值得我去思考的。”
教練:“看起來對你而言也是一種好消息。”
客戶:“好消息?嗯…一開始不覺得是好消息,現在想想從另外的觀念看來是個好消息。”
教練:“凡事不是得到就是學到,這都是好消息,尤其是不順心的時候學得更多,只是看你怎么看而已,所以你想下一步要怎么做?”
客戶:“我想我會感謝他的意見,但也希望他注意他的表達方式,要互相尊重比較好。”
教練:“怎么溝通呢?”
客戶:“我待會會先發個簡訊給他,明天再和他當面談談。”@待續...
摘 自 《鏡子:與教練對話》 志成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