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讓世界各國重新正視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也重新肯定有為有守的官員的功能。
臺灣本來就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燈塔,不是悲情的島嶼,期待新時代的官員與企業員工都能發揮既掌舵也劃槳的精神,共同開創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從A到A+》一書作者柯林斯帶領的研究小組,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嚴謹的態度,花費五年時間,探討企業從ABC到zhuoyue的轉變過程。
發現“從ABC到zhuoyue”的,“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么”。
并非要先決定巴士開往哪里,然后要員工把車子開過去;恰恰相反,他們先找對人上車(要求不適合的人下車),接下來再決定車子該往哪個方向開。
在《基業長青》中,柯林斯也花了六年時間,研究歷經歲月考驗的二十世紀代表企業,例如花旗銀行、惠普、寶堿、嬌生、迪士尼、奇異電器、威名百貨等公司,一窺究竟這些美國ABC長青的公司有什么與眾不同的特色?
結果發現:長青企業往往于“造鐘,而不是報時”-建構能永續發展的組織,而非只依賴偉大的、偉大的構想或創新的產品。
人力資源管理可成舟亦可覆舟,古往今來有殷鑒:
(一)康熙主張修德安民以得民心,邊境自固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堪與唐太宗并稱的賢能皇帝他在面對眾臣主張重修長城,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嚴防邊界?
明末我太祖統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御。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
(二)校園毒品白色魔鬼橫行,摧殘幼苗
當遠離毒品、尊重生命的明亮宣傳成為校園里不可或缺的活動時,校方與家長心照不宣的是毒品滲入校園的事實。
面對白色魔鬼橫行的現代社會,道德底線不斷下滑,喪失傳統價值觀的人、傳統價值觀淡薄的青少年族群很容易被吸毒所侵蝕。在缺乏節制的“自由”氛圍中,“吸毒文化”正在快速蔓延。
然而一個吸毒成風的社會,無疑是人類文明的慢性自殺。人們明知是慢性自殺依然要干,寧愿在吸毒中“快樂”死去,也不想清醒的活在痛苦中。
人的生死就這樣被外來的魔鬼給控制了。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這根精神病有何差別呢?活著只是為了下一次吸毒,那么這個人也就為其他生命而存在了。
(三)爆發麾下竊聽丑聞,傳媒王國搖搖欲墜
梅鐸為旗下媒體的駭客丑行發出“我們對不起”的道歉函,guoji傳媒大亨梅鐸的媒體帝國“新聞公司”發生劇烈稿層人事變動,繼集團英國分支機構“新聞guoji公司”總裁麗貝卡?布魯克斯辭職后,旗下道瓊公司執行長兼《華爾街日報》發行人辛頓也宣布辭職。
澳洲出身的媒體大亨梅鐸15日痛失兩名愛將,媒體帝國籠罩在暴風圈中。竊聽案延燒,可能導致梅鐸在美國的媒體王國“崩潰”(unraveling)。
(四)IBM領導職能著重誠信負責
強調落實誠信負責的領導職能,IBM認應有以下的體現:
一、 Earning Trust贏得信賴
二、 Enabling Growth & Performance成長與表現
三、Developing IBM People & Communication員工發展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