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自己的溝通風格。你的員工對你的風格反應如何?他們是否完成你交辦的任務?你的父母、配偶或子女的反應又如何?
你與家人溝通的方式是否不同于你與同事或顧客溝通的方式?是否不只一人曾經告訴你,你太咄咄逼人,或語焉不詳,或太輕聲細語,或有時令人困惑?
這種反饋是禮物,所以善用之。如果你曾因為嘗試與某人溝通某事,對方“偏偏聽不懂”而感到挫敗,不妨試試改變你的溝通風格。
ABC的企業界磚業人士根據他人風格來調整自己的風格。ABC的政治人物是這方面的大師。
你需要觀察他人的風格,才能判斷你何處需要調整。他們是否“低語境”(low-context),需要細節和一步一步的指示?
也許他們是視覺導向,需要圖表或其他視覺輔具來幫忙理解。他們是否在有范例的情形下較能達成任務,或喜歡在知道ABC終目標的基礎上摸索自己的方法
弄清楚這些事不容易,答案未必顯而易見。別人不會告訴你他們的風格,他們也不會永遠用同樣方式給予和接收資訊。
你必須學習,必須對聽眾有同理心,敏銳觀察他們透露的關于其風格的線索(通常是肢體語言),思索哪些方法有效,而且真正想要傳達你的信息。
露瑪的故事:身為一家消費品公司的共同CEO和總裁,我知道適當傳播我們的核心信息是驅動我們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
隨著我們開始提稿業務,我們決定與一位信奉同樣價值觀的名人結盟。為了追求那個目標,我必須向某藝人的團隊推銷,既爭取藝人的背書也爭取其投資基金的投資。
這是兩個非常不同的目標,因此我必須和三個目的不同的人一起開會。
藝人的經理希望從代言產品賺到盡可能多的錢;藝人的投資基金負責人和營運長希望看到一個可升級的企業,具有成功退場和獲利的潛能。
傳遞信息給一個目的不同的團體,挑戰在于按每個人的需求裁制傳遞方式。當我籌備會議時,我透徹思考擔任這些職位的人的共同屬性,他們重視什么,他們喜歡用什么方式接收資訊。
然后,在正式介紹過程中,我仔細觀察和聆聽,以洞悉他們的個性和風格。我知道我必須強調對他們各自的利益,才能成功地從一方籌集資金,從另一方獲得背書。
當我分別對他們說話時,我改變我傳達信息的方式。
藝人的經理注重維持正確形象,這個形象必須基于藝人的核心價值。她講了許多故事,并評論藝人的慈善基金會。
當我對她說話時,我強調我們的品牌價值,說明我們的理念如何與基金會的理念不謀而合。
我舉了一些例子,說明我們可以合作開發聯合宣傳活動來強調基金會的成就。其中一例涉及特別為藝人重視的公益活動開發一個產品,將收益的一個百分比捐給她的基金會。我的主要信息是,“我們關懷你所關懷的。”
然而,投資部門的人更關心投資報酬。他們提的問題全部是數據導向。他們關心細節。
他們想知道成本若干,財源何在,以及這一切如何影響現金流量和盈虧底線。我只有一小時,我知道如果我只注重與經理無直接關系的深入財務問題,我會失去她的興趣。
我確保自己在基于數據的架構內清楚回答問題,并提議會議結束后再給基金代表更多時間討論細節。利用這個辦法,我回答了他們的問題,但未失去經理的興趣。
這些人個個需要用他或她了解的語言來接收和連結我的說明。秘訣是在每個人喜歡怎樣接收資訊的架構內呈現資訊。
藝人的經理對我說話時喜歡引用故事、感情和例子;投資部門的人喜歡引用數據、事實和類比。
我按他們各自理解的方式──故事和例子、數據和類比──傳達同樣的品牌信息。ABC后,各方都覺得他們的意見被聽到了,會議成果斐然。
路的故事:身為一家快速成長軟體公司的CEO,我需要組織上下人人了解公司如何賺錢及每個成員的個別貢獻。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和五百多名來自各式各樣背景的員工談話,用他們了解的語言。盡管財務人員了解數字及公司如何賺錢,但工程師普遍不了解。
我們需要為必要的學習奠定基礎。在一系列員工會議中,我們討論數字:這些數字從何而來及每個數字代表的意義。到了這項計劃尾聲,工程師經常問比董事問的還刁鉆的數字問題。
德蘭修女大概不曾分析她的溝通風格。她沒有演講撰稿人、公關顧問或教練。她積極聆聽,因為她對人有同理心,想了解他們的需求。
無論她親自服務窮人,對政治人物說話,或向CEO募款,她總是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她用對方了解的語言溝通。@(本文結束)
摘編自 《貧民窟里的領導》 天下雜志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