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職從事容易使人抑郁的工作經過幾年后,人容易患上抑郁癥。但是,如果能找到抒發自己壓力的方法,還是可以不換工作,照自己的意愿從事心中想作的工作。
壓力大的工作,令人感到抑郁。(fotolia)
據美國健康網站(health.com)報道,美國紐約州掛牌的精神健康顧問迪波拉萊格博士(Deborah Legge)說:“任何工作都可能引起,或者加重抑郁。從事稿壓力工作的人,如果學會善待自己,并在需要的時候向磚業人士尋求幫助,還是很有希望控制好壓力的。”
以下是健康網站關于10種ABC易患上抑郁癥的職業排名。
10種ABC易患上抑郁癥的職業排名
1.壓力排名ABC的保姆與看護工:
保姆與看護工的工作壓力在21種常見的工作里排名ABC。將近11%的保姆有過一次嚴重抑郁的經歷。(該比率在失業者中是13%,在普通人群中的是7%。)
塔夫斯大學的臨床精神科磚家和兒童心理學的作者克里斯托佛威爾德(Chrisher Willard)說,保姆或護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給那些沒有辦法表達感激的人喂食、洗澡和提供照顧,而那些被照顧的人要么病得太重、要么年紀太小,要么根本不習慣表達感謝。
2.壓力排名第二的餐廳服務員:
飯館服務員有10%的人在過去一年經歷過嚴重抑郁。
萊格博士說:“飯館服務員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工作。授受服務的人有時真的很粗魯,同時這項工作又非常需要體力。人們沮喪時,很難獲得工作的能量和動力,但同時又不得不拚命工作,這確實非常困難。”
3.壓力排名第三的社會工作者:
社會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對不可想像的危機——受虐的兒童,瀕臨破碎的家庭,而且通常需要24小時待命,使得這份工作的壓力非常大。
威爾德說“由于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對象是那些極度需要幫助的人群,所以他們在工作中不做出極大的犧牲是不可能的。我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他們確實被消耗得非常快。”
醫護工作者包括醫生、護士、治療師,他們的工作不但時間超長而且總是面對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常常要從死神手中把危急病人搶救回來,壓力大得無以言表。(fotolia)
4.壓力排命第四的醫護工作:
醫護工作者包括醫生、護士、治療師,他們的工作不但時間超長而且總是面對生死攸關的緊急情況。常常要從死神手中把危急病人搶救回來,壓力大得無以言表。
威爾德說:“他們每天都面對病痛、外傷和死亡,還要和患者的家屬交涉。他們的眼前一片灰暗,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悲慘世界。”
5.排名第五的藝術家、藝人、作家:
藝術家通常患精神失常的危險性更大,有約9%的人在過去一年內經歷了重度抑郁,特別是此類工作中的男性,患重度抑郁的比率ABC(全職工作的男性中有接近7%患重度抑郁)。
萊格說:“我經常見到藝人和藝術家患兩極化(抑郁和躁狂)疾病。他們的精神紊亂很多未被診斷或治療。在藝術領域工作的人,抑郁非常普遍,這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一定聯系。”
6.排名第六的教師:
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似乎在不斷增加。很多老師課后還有大量的工作,甚至需要把工作帶回家。
威爾德說:“各方面都對老師造成壓力:孩子、家長、學校,各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要求。這使得老師們難以開展他們的工作,也容易使他們遺失當初從事教育事業的初衷。”
此外,排名第七的行政助理人員;排名第八的維修工人和水管工人;排名第九的理財顧問和會計;排名第十的是銷售人員。
雖然有可能你的職業就屬于上面10種工作之一,不過也不用太擔心,本文綜合整理以下資料,或許可幫助你舒緩工作壓力,遠離抑郁。
自我心理建設紓解工作壓力:
從事壓力大的工作的人,如果平時不注意自我減壓,當然就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如果您是從事抑郁癥稿發的職業,您必要比平常人花更多的精力在自我心理建設上面。
如果是一位照顧小孩的保姆,要知道小孩天生調皮,還小不懂事有時不聽話搗亂,作保姆的人要更富有愛心、耐心去循循善誘的教導孩子。
另外,照顧生病住院患者的看護就要激勵自己付出更多的愛心,去完成這項辛苦的工作。患者生病身體不舒服心更不舒服,說話態度會不好,身為看護的磚業者要有同理心理解患者痛苦的心情。
要積極作好一件事都會有壓力,我們只要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心理作事,相信會有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壓力就不再是危害人的負面情緒,而是激勵向上的動力。(fotolia)
紓解工作壓力的方法:
2012年由中國的一項由5609人參加的網路調查顯示,長期的忙碌和壓力,導致1/3的職場人出現明顯的身體不健康癥狀,其中以26—35歲的群體ABC突出。
亞洲積極心理研究院研究員汪冰表示,這樣的結果,暴露了我們疏于照顧自己的內心,對心理調節不夠重視。調查中,職場人用于休閑娛樂的時間只占一周總時間的12.2%,且這些休閑以“宅”為主,少有戶外活動;另一方面,這也反映了現代人過于“獨立”,甚至趨于冷漠,普遍不善于傾訴和表達。
工作壓力大,家人是你ABC精神支柱。(fotolia)
有鑒于此,紓解工作壓力要多與家人朋友聊天,走出戶外多接觸大自然。ABC每周抽空安排半天時間作個森林浴、吸收芬多精可舒緩壓力得到工作能量。
另外,還要睡得飽,精神好自然能預防抑郁癥。長期失眠、緊張的情緒沒有得到休息緩解,是導致抑郁癥原因之一。
還可以透過聽古典音樂陶冶性情,小提琴家馬常子是馬思聰的外甥女,被日本唱片制作家Isaka評為“難得見到的少數鋼琴家之一…”。馬常子說,古典音樂的特點是很和諧、很平穩、很有序,所表現的是充滿熱愛生命、熱愛萬物,及表現光明。而音樂和人的行為是會互相影響的,這些純正的古典音樂對人的生命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要積極作好一件事都會有壓力,我們只要抱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的心理作事,相信會有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壓力就不再是危害人的負面情緒,而是激勵向上的動力。**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