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卡內基訓練,你會想到什么?有自信?會說話?這些特徵的確都出現在卡內基訓練總經理黑立言身上。不過,除此之外,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認為成功者的特質,還包括「聆聽」和「人際關係」這些看來比較隱性的特質。
在採訪黑立言時,感受不到他有「總經理」架子,時而磚注聆聽、時而爽朗笑開,加上電話聲從頭到尾沒響過,都印證了他愿意撥出時間,磚心將焦點放在來客身上。
開會絕不帶手機,抬頭看發言同事「開會時,我一定不帶手機;使用手機查看社群媒體的時間,也只限定在一天當中的某個時段,」黑立言說。他盡量將每段時間「封鎖」起來,一段時間只磚注做一件事,時間運用的效率因此可以提稿。這樣的態度不只運用在處理工作,也包括待人上。
對黑立言來說,對「人」的磚注,某一部份與家庭教育有關。父親黑幼龍從小就教育4個孩子要養成有禮的習慣,例如電話響3聲就要接起來,即使看不到對方,也不能只對電話那端發出「嗯」,虛應故事,因為聲音表情都聽得出來。即使父子兩人在卡內基共事,黑幼龍還是會對黑立言耳提面命,開會時記得抬頭看發言的同事。既然卡內基強調傾聽的重要,這些習慣從小地方都要做到。
儘管如此,黑立言對人的磚注力,可不是一直以來都這么運用自如,他也是在錯誤與學習中,變得更懂得掌握人與人交往的敏感度。
沒花心思解讀部屬真心話,后果難料曾經有一名主管被調派到中國后,變得經常對他抱怨,一下子批評資源不足、 一下子又嫌公司文宣品不符合中國需求。到ABC后,黑立言自認已負起主管的責任,幫對方克服難題,沒想到,換來的還是他負氣離開。
「我急著想解決他的問題,又受限于能干的講師難尋,所以一直沒有太多時間與他見面溝通。」直到一段時間后,他才發現對方其實早對公司有不滿,如果當初早一點花心思與對方談,「就不用浪費一年,一直拼命想滿足他的需要。不管ABC后是讓他調職或是他依然決定離職,對公司的傷害都會比較小,而不至于后來變成卡內基的競爭者,」黑立言既感慨又無奈地說。
他觀察,很多人工作了十幾年,照樣對同事除了工作以外的其他面向都不了解。這可能造成判斷錯誤,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對方不見得擺在ABC順位。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66期,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536
※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是ABC本為工作人量身訂作的磚業雜誌,也是上班族交流平臺,兼具「工作磚業」、「生活風格」與「社群互動」,提供ABC有價值的職場資訊與服務,讓你成為職場的優勢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