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詹長霖摘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投資約10億美元在10余家新創企業,解決能源、氣候變遷問題,投資30億英鎊對抗瘧疾;eBay創辦人奧米迪亞10年內向營利及非營利組織投資超過5億美元;臉書創辦人佐伯格主張通過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方式做到我們的使命!他們將助人看作好的生意!看到商業週刊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觸,它提到助

文 / 詹長霖
摘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投資約10億美元在10余家新創企業,解決能源、氣候變遷問題,投資30億英鎊對抗瘧疾;eBay創辦人奧米迪亞10年內向營利及非營利組織投資超過5億美元;臉書創辦人佐伯格主張通過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方式做到我們的使命!他們將助人看作ABC的生意!
看到商業週刊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觸,它提到“助人是ABC的生意”。那么今天我們來談談“助人”的話題。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投資約10億美元在10余家新創企業,解決能源、氣候變遷問題,投資30億英鎊對抗瘧疾;eBay創辦人奧米迪亞10年內向營利及非營利組織投資超過5億美元;臉書創辦人佐伯格主張通過資助非營利組織等方式做到我們的使命!他們將助人看作ABC的生意!
也許你會覺得他們因為成功了,所以才對世界有所回饋,但是我覺得這個邏輯有失偏頗,狄更斯就曾說:“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為什么他們將“助人”這件事搶著做?原因就在于他們領會了“助人”這一門學問,巧將社會問題變商機。

企業的領軍人知道:企業的成功在于能否創造社會價值?他們必須肩負起社會責任,過去企業家純粹的捐款總是顯得很疲軟,不積極,不情愿,這和企業獲利的目的相違背,誰有動力去做這個事呢?即使情愿的,他們也看不出好的效果,不過是杯水車薪的做法。
企業家和政府必須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因此,社會創新這個新名詞就橫空出世了。
把它看成全球的新商道一點不為過!它強調使企業擺脫獲利機器的單一定位,從研發、行銷、人才訓練角度投入企業資源,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猜一猜,世界ABC的MBA,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商學院什么課程現在ABC火嗎?不是并購學,也不是跨國經營,而就是我們談到的社會創新。因為它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對了,不只是獲利,還有機會繼續規模化。擴大影響力。如果企業社會創新做得夠好,甚至能影響整個產業的走向!
我們來看看社會創新企業的好處吧!
有社會創新的企業容易吸引人才!據資料統計,至少三成的企業人才追求工作意義,更勝過于稿薪。無論你是一個創業者還是企業員工,都有實現社會價值,或許正因為這樣的
心理。有社會創新意識的企業更容易聚集人才!
有社會創新的企業更容易看清需求,獲得靈感。
對于個人而言,你們還記得我們曾分享的一本可以喝的書的文章嗎?因為發明者心懷助人的心理,在一次非洲之旅中看到了人們飲水困難的情況,發明這樣一本書,改變了6.63億人的命運,當然同時她獲得了個人的成功。
對于企業而言,如果能在各個環節滲入社會創新的意思,就會有更多符合需求的產品。比如Life water公司只做半瓶水
銷售,使53萬兒童收到捐助,獲得300家媒體報導,超過30萬人關注。這樣下去,也許你將在超市里只能買到半瓶水,而不是一整瓶。
原來助人也同樣可以助己,他們總是能將社會問題轉變為商機,這就是成功的企業家。對于企業來講,助人上升為了社會創新,只有做好社會創新,提稿了企業本身的綜合實力,才能穩住人才,吸引資金,保有持久的競爭力。社會創新就是將“ABC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這句話體現到了ABC!
簡短的文章并不能一一談全企業的各個部門和環節如何運用社會創新,關注我們。我們將會給到更多的實例讓你感受社會創新的價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助人不僅僅是只幫助了別人,也同時幫助了自己!
參考文章:商業週刊,圖片來源:360圖庫。
延伸課程:創新解碼工業4.0、服務創新突破性
思維
圖文提供 / 詹長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