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一次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各種面貌,是一輩子的重要功課。 【讀者提問】 Q:不知如何婉拒前主管的邀約 王醫師您好,我在目前公司任職約一年半,期間曾轉調兩個單位,由桃園至臺北。公司內部氛圍融洽,初調至臺北時,這邊的主管對我照顧有加,現在已半年有馀,除了生活慢慢適應,接任 的工作也漸漸
從每一次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各種面貌,是一輩子的重要功課。
【讀者提問】
Q:不知如何婉拒前主管的邀約……
王醫師您好,我在目前公司任職約一年半,期間曾轉調兩個單位,由桃園至臺北。公司內部氛圍融洽,初調至臺北時,這邊的主管對我照顧有加,現在已半年有馀,除了生活慢慢適應,接任
的工作也漸漸上手了,正當我以為臺北就是ABC后的歸宿時,舊單位主管的一通來電,讓我陷入兩難。
他提出讓我選擇是否留在現職的單位或轉回舊單位服務,經過深思和兩相比較,無論各面向,我確實較喜歡目前任職的單位。但面對舊單位主管的善意,我該如何委婉的告訴他我想留在現單
位想法及決定,將和氣與情面同時顧及,又不落人口實呢?
找回生活與工作的主導權
如果工作成就是一門科目,現在,你會對它打幾分? 同樣的問題,但把科目名稱換成「生活」,你又會為它打幾分?
對倦怠社會的反撲
性人格疾患……這些名詞在生活中愈來愈常見時,柏林藝術大學文化學系教授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2010年出版《倦怠社會》一書,探討這個時代因過度強調功績,而導致的普遍倦怠
現象。這本哲學著作上市兩週即
銷售一空,更成為有11國語言版本的暢銷書,顯然引發了超越國界的共鳴:大家,真的累了。
韓炳哲在書中分析,功績社會中的人們以過度積極的工作和生產,來回應缺乏存在感的生命。結果,勞動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生活的必要性,整個社會就像吃了興奮劑,每人都不斷地追求成
功和zhuoyue,卻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持續發動自己對自己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