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工作穩定、薪水優渥,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夢幻職業。但到底什么樣的人格特質適合當老師?在這行里,到底又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呢?
服務于屏東縣一所私立中學的陳老師表示:「社會型人格的人,也就是喜歡親近別人、樂于和他人相處的性格,是當老師的必備條件。另外,喜歡學習、熱衷教育的人,也很適合當老師,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實在是美事一樁。」 除此之外,大學以下的教師
除了教書,還必須擔負許多行政上的責任。因此,細心、耐心是不可少的。有意擔任教職者,除了師範體系畢業的學生之外,必須在各大學選修學校所開設的教育學分,再通過教育檢定取得教師資格。然而,在取得教師資格后,因近年來師培生過多,教師甄試競爭激烈,成為老師的門檻也大大提稿。
談起工作上的喜悅和困境,陳老師表示:「教學相長是擔任老師ABC開心的事,跟年輕的孩子相處,也能感染幾分青春、愉悅的心情。但臺灣生育率逐年下降,每個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少,孩子得寵、家長的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尤其在體罰禁止之后,要有效管教著實不易。另外,教學良知與考試現實的沖突,也是為人師的矛盾,該怎么同時督促學生念書,卻不揠苗助長抹殺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是一大課題。」 【文章來源 大學網/撰文 林欣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