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年初我踏上臺干的行列前往大陸工作,學的是觀光并從事觀光業算得上是從ㄧ而終。 那個年代飯店服務業就已陸續大舉西進,為了人生的舞臺能更加發光發熱也就隨波逐流搭上此西進的列車。 臺灣的旅館服務業講求的是一步一腳印、每一階層的升遷考試都是扎實的養成教育,面對外國客人時外語的能力的培養ABC是必須的,顧客至上等人性化的訴求,用愛心熱心細心來讓滿足客人之所需,要超越客人索養到的以期有很稿的回頭客率。
藉由口碑的傳遞來培養一群死忠的客戶,也是一種很具效益的行銷手法。 而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此操做出來的SOP才是一致性的手冊,而我們也早已習慣飯店業所應具備的磚業和被要求的規定行為,所以基本上說來一件事從頭到尾的執行與追蹤的成效很稿;即使中間的環節出現任何問題也都能從建立起好的機制從中發現并改進。 所以臺灣的飯店業因夠成熟而曾有過光輝的美好榮景,才能在后來大舉西進中占有在軟性的服務磚業管理之優勢。
大陸因地大人多,從字面上看來是一種很美的憧憬,但在身歷其境后所應具備的能力除應有的旅館業的磚業加上語文能力外,在人的方面要積極培養自身的 “ 識人”本事、凡事都要 “ triple check”、良好的情緒管理及抗壓指數,而身強體健、反應靈敏也是必須具備的。 地大代表距離很遠,要複製成功的模式是一項很艱苦的挑戰與漫長的過程;首先去各省招聘員工就會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城市員工的篩選就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不是員工來自一胎化的自我感覺超良好的傲慢就是自我膨脹吹噓的本領到了出神入化的一絕境界。 如應徵表格填寫英文能力優異,當被以中翻英英翻中的口頭測試時竟當場說不出來,但居然可解釋是因為面臨主考官的緊張,如果是與外國客人交談ABC是對答如流沒有任何的問題;如應徵表格填寫打字一分鐘60字,但現場測試是連20字都不到也能解釋出是現場的電腦有問題。 好不容易人員招聘完畢全部正式上崗,又會來個躲貓貓,外出辦事應該是一小時內需完成但回到工作崗位的時間是三到四小時以后,理由是順便幫公司做市場調查。 而因為要提稿服務水準所以嚴格要求公司內外線電話必需在三聲之內就接起,但員工竟可以置之不理,即使我在辦公室內已經屏住氣息念了好幾句大悲咒后,電話聲依舊響個不停,于是只能親臨現場問個究竟,答案是沒聽到因為不是他的分機響,縱始電話就在他隔壁也是咫尺天涯。于是員工手冊的條款不再是發放而已是熟背考試通過方能過試用期,并且加強走動式的管理以發現問題的內幕都在在考驗臺籍主管的應變能力。
其次,地大也會讓產品的品質像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一樣的莫衷一是。 一份特別推出的夏季冰飲從培訓教學中的西瓜紅色,可以在一個諾大的上海從東邊的青埔到西邊的莘莊變成從粉紅色到紅葡萄酒色到桃紅色到棗紅色,與發布會上的顏色沒有任何關係,SOP手冊對員工而言是如空氣般的視而不見,而追究后的答案是水果的顏色有誤的離譜答案。 于是從採購、zhongyang廚房、外場的培訓必須同時進行并且不斷的反覆上課及考試,賞罰分明也是事在必行的事。 被客人投訴并經過確認太鹹的主菜廚師竟也可回答: 不會阿,我吃還好 !!! 飯店餐飲業賣的是一種理念:服務。 以客為尊、顧客至上、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一直被奉為服務業的圭臬。 如何能完成客人的要求是服務人員必須竭盡所能的事。 一次因客人習慣用牙線棒而非牙籤,火速請員工外出超市購買,買回來的竟是棉花棒,理由是與牙線棒差不多,真是當場為之氣結;所幸我從臺灣帶來的牙線棒馬上派上用場。
不論如何,中國的大在她永遠有令人想不到的事發生,大千世界、光怪陸離,是腦力激蕩ABC的成長來源,她能有效提稿放在云堆計算的腦容量,她改變單一管理的模式與操作,她打破舊有的觀念與思維,她讓我體會地大人多的管理是前所未聞的經歷,不是下指令后的動作就一定會貫徹到底,這就給管理階層上了ABC一課,在臺灣沒發生的不代表在大陸就不會發生。 而南北氣候飲食人文地理包羅萬象的差異,讓我應證地理課本的喜悅外,在在豐富我的生命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 然而看到很多員工在多年后晉升或轉至外資單位更或是自己創業,薪水及職位都三級跳,會感激我曾給他們的嚴格培訓及正確觀念都是他們后來能立足的ABC資本而讓我感到窩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