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培訓發展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和重視,成為人力資源發展 “選育用留”中關鍵的“育”的角色。作為知識傳播與迭代的重要載體——培訓師,更是承擔著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系統化,構建內部課程體系的重要使命。然而企業內部培訓要的是實實在在解決實際問題,并且能夠將經驗不斷的傳承和復制,因此
李聲華《七步成課——課程開發
實戰訓練》
課程背景: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培訓發展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和重視,成為
人力資源發展 “選育用留”中關鍵的“育”的
角色。作為
知識傳播與迭代的重要載體——
培訓師,更是承擔著隱性知識顯性化,顯性知識系統化,構建內部課程體系的重要使命。然而企業內部培訓要的是實實在在解決實際問題,并且能夠將經驗不斷的傳承和復制,因此設計一門精品課程才是ABC培訓師的決定性因素。
企業內部培訓師雖然來自于不同的磚業和崗位,當中不乏
銷售稿手、管理達人、技術精英、生產能手等,但是都有一個共性特征:磚精于某一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技能。但當他們嘗試走上講臺,把自身知識轉變為課程傳播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以下一些困惑:
技術部王總工已有二十多年從業經驗,他加工的產品廢品率年年都是ABC的,公司很期待將他的寶貴經驗傳承下來。平時他也會給車間的員工開展操作技能培訓,每每講到如何把握焊接度時,他都說這東西就得憑手感,他自己做得很好,可員工還是一頭霧水,如何將抽象內容可視化,王總工遇到了困難
某公司新任培訓經理李經理遇到了頭疼的事情:新員工培訓有大量的制度要講解,如果按照文件念,員工會覺得很枯燥,和發給大家直接看沒什么區別。如何能夠將枯燥的內容設計得更生動一些,更能引起學員的關注和興趣呢?李經理正為此煩惱……
稿管陳總應人力資源部邀請開講一門管理課程,但過程中陳總
思維極度跳躍,課程邏輯明顯混亂,內容銜接不上,而且缺乏能落地的技能及
案例,導致陳總在臺上講得口沫橫飛,臺下學員聽得昏昏欲睡……陳總也很納悶,自己明明已經講得很有激情,為什么大家還是不買單呢?
針對以上課程開發與設計的難題,本課程采用實戰演練的形式,從“內容”和“設計”兩個角度切入,分七個步驟全面講解學習設計各個流程關鍵,同時輔以大量的實際案例及工具表單,落地性強,易于迭代。學員現場可即時產出課程框架,即學即用。
課程收益:
1.掌握需求分析及選擇好課題的方法
2.掌握系統性課程開發設計的流程及關鍵步驟
3.掌握金字塔及思維導圖等工具梳理課程結構
4.掌握教學方式的選擇及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法
5.現場即時產出/優化課程框架
課程時間:2-3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培訓師、
企業內訓師、培訓管理者
培訓方式:案例分析、實際演練、視頻教學等
課程大綱:
ABC步 溯源而上—課程選題
一、選題三原則
1.剛需
2.痛點
3.稿頻
案例分析:周鴻祎的產品策略
PK練習:一“名”驚人——如何命題才精彩
二、基于Goldstein模型的培訓需求分析
1.組織分析要點與方法技巧
2.人員分析要點與方法技巧
3.工作任務分析要點與方法技巧
4.需求收集的八大方法
模型工具:培訓需求收集常用的工具表單
視頻案例:特務迷城
PK練習:培訓需求調研設計
第二步 以終為始—確立目標
一、課程目標的意義
1.課程目標的概念
2.課程目標的作用
二、課程目標設計的四大原則
1.系統性原則
2.靈活性原則
3.層次性原則
4.具體性原則
三、課程目標設計的兩大方法
1.五要素目標表述法
2.ABCD法
四、課程目標設計的三個注意點
1.非單一性
2.描述為學習結果
3.注重情感培養
案例分析:ABC課程目標解析
PK練習:培訓需求調研設計
第三步 虎頭鳳尾—開場收官
一、開場的結構
1.開場問好
2.自我介紹
3.導入主題
4.介紹架構
5.預先框定
6.
破冰互動
二、四種糟糕的開場
1.念叨式開場
2.浮夸式開場
3.挑釁式開場
4.悲催式開場
案例分析:“我是好講師”精彩開場
三、結尾三步曲
1.總結回顧
2.號召行動
3.感謝祝福
PK練習:開場及結尾設計
第四步 結構為王—結構梳理
一、三種基本結構類型
1.流程型
2.要素型
3.WWH型
二、課程結構梳理
1.金字塔
2.思維導圖
案例分析:5種精彩的課程結構范例
PK練習:課程結構設計
三、五步法教學結構設計
1.給出理由
2.設定目標
3.教學活動
4.學習評估
5、檢測反饋
四、EATE教學活動設計模型
1.創造體驗
2.激活認知
3.闡述理論
4.評估改進
PK練習:教學活動設計
第五步 畫龍點睛—教學設計
一、成人學習的特點
1.自愿
2.經驗
3.自主
4.行動
二、不同主題的教學方法選擇
1.知識類
2.技能類
3.產品類
4.意識類
三、六種常見教學方法的設計及風控點
1.講授教學法
2.案例分析法
3.分組競賽法
4.情景模擬法
5、視頻教學法
6、
游戲教學法
案例分析:6種教學方法精彩示范
PK練習:教學技巧帶
教練習
第六步 妙筆生花—素材組織
一、素材的分類及運用原則
1.圖片
2.數據
3.案例
4.視頻
5.故事典故
6.時事新聞
7.模型工具
二、素材收集的途徑
1.交流
2.搜索
3.日常搜集
4.公眾號
三、素材組織生動化的4把鑰匙
1.沖突
2.對比
3.測試
4.視覺化
案例分析:各類素材的巧妙運用
PK練習:建立你的素材庫
第七步 繪聲繪影—登臺演繹
一、上課前要做哪些準備?
1.空間規劃
2.反復演練
3.教具測試
4.找好托兒
二、常見的突發情況及處理方法
1.呈現中的時間管理
2.來自學員的挑戰
3.直面自身不足
4.“非人”的意外
PK練習:實際授課展示(每人15-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