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腦照片結果十分常見,病人年紀愈大,本身有吸煙、糖尿病、稿血壓等問題,就愈易在其掃描照片中發現白點。白點數量少未必會帶來病徵,數量多則可能會影響病人走路步伐或思考速度。由于這些血管老化現象太常見,病人為著不同原因照腦,其照腦結果也可能會照出這些白點,卻又跟原來的病徵毫無關係,他的情況正是如此。
當我正躊躇著如何解釋他的病徵時,他卻對我說出一年前他左邊耳朵出現相似病況,后來發現是左邊有耳垢,經耳鼻喉科醫生清理完便痊癒了。我隨即取出儀器檢查他的右耳道,果然發現他右耳堆滿耳垢,而左耳就甚為清潔。既然他有前科,答案當然就是這么簡單。之前所謂的腦有白點,擔心何時中風,右耳阻塞,耳旁麻痹,以及中風風險云云,均只是他愈想愈多,捕風捉影,自己嚇自己的結果而已。
能夠水落石出,為病人找出問題根源固然是好事。不過,要由腦科醫生替他找出這「驚天」答案,未免有點大材小用。病人的耳塞感覺很可靠,忠實反映耳垢位置,只是他過度解讀這感覺而將小事化大。
有見及此,我以肯定語氣安慰他,清除耳垢后病徵自會消失,孰料他太太依然放心不下,鍥而不捨追問如問題仍然未解決應如何是好?是不是要回來找我再翻查真相?其實真相已大白,答案亦顯而易見,她仍不放心,只反映她過度擔憂,很大機會患「廣泛焦慮癥」,于是我大膽詢問,她也直認不諱自己從來都是緊張大師,所以催促丈夫趕快看看腦科醫生;想來這才是問題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