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打坐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助益,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不會反對。根據愈來愈多這方面的科研報告,打坐確實對大腦帶來好多好處。這對于我們終日埋首于繁忙工作的香港人來說,肉體與精神的調節,大腦資訊的重整,都是有益健康的。不過,打坐要練功到位才有益處,否則只是浪費時間。
打坐目的是煉氣,煉氣又有不同等級。不同等級的「氣」對身體又有不同的影響。打坐姿勢是煉氣的重要條件,要打坐煉出功效,就必須注意打坐姿勢。
煉氣工夫分兩種,「有為功」與「無為功」。有為功是有為而為,功法很多,例子如對識神或念力的強化,可醫治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的病。無為功是無有為之,功法僅「此」一種,目的是煉出「陽神」,此可醫治頑疾,譬如免疫系統疾病、癌癥等。
無為入定治百病
無為功追求的是「入定」,入定后體內發生巨大變化。無為功之所以能醫治頑疾,是因為入定可啟動身體自救機制,用自己天賦能力卻病驅邪。
有很多朋友問:「打坐連半次入定也未試過,怎么說到治療機制?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入定?」我會告訴大家,入定的切入位是因人而異的,主要是每個人的體質與習性也不同,有人「靜聽」呼吸開始,慢慢就入定了。有人磚注存思某個穴位或某些圖像,好快入定了。
倘若你曾經有過一次入定的話,ABC把那次切入方式牢牢記住,好待以后用同一方式切入。每個人入定方式各不相同。甲可以數息入定,但乙未必可以。乙可能要神游太虛后才入定,然丙未必可以。你ABC記住那次入定前做過些什么,你就每次都跟著做。即使你再做仍未能如前的再次入定,你還是要持續這個切入方式,并留意除了切入功法相同之外,還檢定你是否具備相同的環境、相同的打坐時間,以及相同的精神狀態。
練功成敗在分寸
ABC后留意你的坐姿。你或許會問:「我不是每次都單盤腿靠墻而坐,雙手拇指互觸,鬆弛的挺直嗎?連坐墊都用同一個呢!」請不要以為你每次坐著同樣的姿勢,就必定有同樣的效果。要知道,些微的差異將決定你能否煉出同樣的功效。或許你肩膊向右傾斜一厘米,又或者你腰骶部位沒貼盡墻壁,又有可能你的頸項后昂幾分,這都影響著打坐的質素,尤其是內氣運行。
你可以跟著前面的建議逐一檢定,微調一下坐姿,捕捉適合自己的切入位,你可能發覺你僅僅把軀干往右邊微微傾斜,或把頭微微向后貼,你就輕輕鬆鬆地進入入定狀態。
坐姿對煉氣起著非常決定性的作用,有時你單盤腿的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都有機會造成上身輕微的傾斜。坐墊的大小稿低,又會令你前傾或后仰。種種微小的細節,都是你打坐成敗的關鍵。
文:袁康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