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9月,夏天的暑氣正慢慢散去,天氣不再似一個蒸籠,開始轉涼,有點秋意了。當然,香港的藝術節目不會因為凋零的落葉而開始減少;香港歌劇社將上演《歌劇濃情III》(Opera Passion III)音樂會(9月14日,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而廣州番禺海外聯誼會與旅港番禺會所也藉著抗戰勝利70周年,邀請廣東歌舞劇院上演舞劇《沙灣往事》,為今年秋天添上幾分歌舞的色彩。
除了藝術節會請來世界各地的歌劇團表演之外,香港鮮有歌劇演出,原因是經典足本歌劇經費昂貴,并不是每個社團可以負擔得起。《歌劇濃情III》音樂會為其同名的聲樂大師班的延續節目,雖說不能為觀眾獻上一套足本的經典歌劇,但起碼讓觀眾享受歌劇曲目,過過歌劇癮。以下是音樂會其中幾首經典曲目。
古典曲目
馬斯卡尼(Mascagni)是一位浪漫主義的意大利作曲家,是次音樂會演奏的正是他ABC為傳世的一部作品《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鄉村騎士》是一部獨幕歌劇。歌劇的藍本原為小說及劇作家喬萬尼.維爾加(Giovanni Verga)的同名小說。故事描繪了當時西西里山區的窮困生活以及一起因為三角戀愛關係而導致的殺人事件。是次音樂會將演奏歌劇其中一段,讓觀眾感受當時的窮苦生活以及戀愛的複雜及恐怖。
說起莫扎特,這位歐洲ABC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創作了不少音樂作品,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星星變奏曲》(Twelve Variations on "Ah vous dirai-je, Maman")、《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 11)。這次音樂會就選了他的歌劇作品《魔笛》(The Magical Flute)。
《魔笛》是莫扎特ABC后一部歌劇,也是一部糅合了歐洲各國的音樂元素以及戲劇形式的一部作品。故事講述一個受了詛咒,「陰陽失調」的世界,主角塔米諾王子(Tamino)決定到處旅行,尋找令世界回復平衡的方法。音樂會是次演唱其終曲,為觀眾帶來光明降臨的喜悅。
舞蹈廣東
香港是多元社會,有西方古典音樂,也有廣東經典音樂。廣東歌舞劇院將于10月尾演出的舞劇《沙灣往事》,就恰恰講述了二三十年代的廣東音樂創作歷史。故事環繞兩首經典的傳奇廣東歌曲《雨打芭蕉》及《賽龍奪錦》。
一切起源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兩對男女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背景是在番禺的文化古鎮—— 「廣東音樂之鄉」沙灣。主角何柳年與女主角許春伶因為音樂而相戀,并以一把稿胡作為定情信物。可是,何柳年的父親卻偏偏在臨終時,把潘紅英下嫁給何柳年,硬是要分開這對鴛鴦情侶。父命難違,何柳年黯然迎娶潘氏,但其弟何少巖卻暗中自喜,因為他暗戀許春伶已久,終于有機會要她做他的妻子。這段複雜的四角戀中,何柳年創作出《雨打芭蕉》。可悲的是,這時日軍侵華,兄弟二人憤然反抗,在創作名曲《賽龍奪錦》的同時,也為這段感情加入了一種抗爭的激情……
《沙灣往事》籌備兩年,并于今年在巡迴演出,獲得好評。舞劇亦嘗試加入不少當代舞蹈元素,并且在舞蹈配樂以及人物設計上加入廣東的傳統音樂文化,如樂器英歌棒、龍舟鼓,以及沙灣獨特的灰塑、磚雕等。同場亦有粵劇和南獅表演等以保留廣東傳統文化。希望通過這些道具以及舞蹈讓觀眾了解更多傳統的廣東音樂,以及沙灣的歷史往事。
撰文: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