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諮詢文件提及「認讀簡化字」內容,引起爭議,雖然當局指2002年公布的中文課程指引已提及有關建議,但未能平息繁簡爭論。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歐陽偉豪認為,目前只有少數地區(qū),如香港、臺灣及澳門,仍使用繁體字,故香港更要保護它。
歐陽偉豪在商臺節(jié)目中表示,從功能或增廣見識角度來看,可以接受到簡體字,但擔心香港會「和平演變」至簡體字會深入市民的生活文化。他認為政府應保育繁體字,「要好似保護一棵樹一個海咁保育」,如旅發(fā)局等機構亦應減少使用簡體字。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張)
他說,保育不等于要抗拒其他文字,可以保留比例,如學生看9本繁體字書籍,就看1本簡體字。歐陽偉豪又建議,若教育局用額外資源推廣簡體字,倒不如用額外資源保障繁體字。
教聯(lián)會會長黃均瑜在同一節(jié)目稱,認識簡體字對擴闊視野沒有壞處,亦不會干擾語文學習,「至少比中英交雜的干擾小得多」,但亦尊重文化人士保衛(wèi)繁體字。他認為民間可以各適其適,「鍾意簡繁冇問題」,政府亦無必要推行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