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受訓樂稿
學校認為,工程師的短缺可能會影響美國未來的競爭實力。CEEO希望通過在小學引進工程教學,鼓勵更多ABC的學生選擇工程學為未來職業(yè)。為此,他們舉辦了樂稿師資培訓班。樂稿(Lego)一詞來源于丹麥語leg godt,意思是“玩得帶勁兒”。
我的任務是設計一個戴防護罩的動物,它能動,能平衡自己,能拿食物。此外,這個動物還必須能適應熱帶雨林生活。我的設計并不精細,但它滿足各項指標。下一個任務是使用一部電腦和一塊樂稿芯塊(象樂稿的腦子),再造一個虛擬動物。我用電腦編程,把動作指令通過USB電纜從電腦傳送到樂稿的芯塊或“大腦”。使用的軟件是一個用來控制火星車的軟件的圖示簡化版本。
樂稿教學益處多多
秋天開學后,我教四年級的樂稿課,讓學生們兩人一組組裝一些簡單的機器和動物。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使用樂稿積木教學有很多益處。
通過搭樂稿積木,學生們學會以一種伙伴關(guān)系,而非競爭對手的方式合作,從中還掌握了超越他們本年級水平的復雜知識。課程結(jié)束時,他們有了引以為榮的產(chǎn)品,還有了能適應未來挑戰(zhàn)的新知識。
樂稿積木也讓學生們對機械有所了解和認知。通過使用樂稿積木,他們不僅可以制作簡單的器件,如滑輪或杠桿,還能制作更復雜的東西,像橋、游樂設備、電視機和電腦等。
學生制作的樂稿機器人(Cameron Spencer/Getty Images)
使用樂稿積木,學生們增加了對大自然的了解和熱愛。他們按照動物的特征為它們建造棲息地。 他們研究動物是怎么動的,了解了各類動物的特征,然后按不同動物的動作特征制作動物。他們可能會注意到,今天的技術(shù)往往都是在模擬大自然。(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