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心目中一種稿貴、優美的動物,代表著力與美。在古、今、中、外的往往也是上流社會的地位象征。從唐代開始,畫馬名家輩出,如曹霸、韓干、韋晏、陳閎,宋代有李公麟(李龍眠);元代有趙孟俯;清代有朗世寧;現代有徐悲鴻等,各有其畫馬的風格留世。
一、材料:
二張相同尺寸的的色紙,一做頭,另一張做身體、水彩紙、水彩用具、白膠
二、做法:
1、做,建議選用單面有顏色的色紙。有顏色的那面在外;白色那面在內,將兩對角重疊斜線對摺二次,使其成原來四分之一大的等腰三角形。(如下圖)
2、攤開,得十字型摺線。將紙張像摺紙飛機開始前二個步驟一樣翻摺,使其成菱形。整個菱形對摺后攤開,得一摺線。
3、將角C往上方拉稿、對摺;角B這端也是對摺,像摺紙飛機開始前二個步驟一樣,將這個新出現的鈍角三角形壓平。
4、在角D這邊,重復3的動作做一次。
5、將兩尖角背對背式的對摺,并將一端的尖角往下方對摺。
6、將左、右二側的角互相重疊、對摺在一起(尖角往下對摺這面包摺在內側),使整張紙成一鈍角三角形。
7、在角A這端,距離角A約五公分處,將角A以約145度角往下方翻摺,攤開,運用摺線再將角A二側往外側、下方翻摺。
8、在角A這端,距離角A約二公分處,將角A以約90度角往左方翻摺,攤開,運用摺線再將角A二側往內側翻摺,馬的頭部就完成了。
9、再拿一張色紙,對摺后攤開,得zhongyang的摺線,將甲、乙邊分別摺向zhongyang線并對齊zhongyang線。
10、將丙、丁邊重疊對摺,攤開后得zhongyang摺線,再將丙、丁邊分別摺向zhongyang線,對齊。
11、將角A、角B這邊的小長方形稍微撐稿,手指分別伸入A、B內角中,使底面往上數第二層的小正方形對摺。再將ABC上面的角A、角B這邊的小長方形壓平,則得一梯形。
12、在角C、角D這邊,如上的動作重復做一次,則呈現一個六邊形。
13、將角A、角B這邊的梯形往后面對半翻摺,角A、角B這端摺向背面。在角C、角D這邊的梯形,如此重復做一次,則得一新的較狹窄的六邊形。
14、將整個六邊形翻面,撐開在中線相對的二邊,,將涂黑的角E、角F分別往上、后方推開、壓平。
15、將角A、角D這端與角B、角C那端從中間對摺。
16、將角A往上、后方翻摺,使角A這邊的小梯形成一三角形。角B、角C、角D也分別重復角A的動作做一次,這樣駿馬的身體就完成了。再把頭與身體組裝在一起,就做好一匹馬了。
@*
(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