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約記者歐文
來自臺東的王維中,從小看著二哥王躍霖打棒球,進而衍生出興趣,每天放學都跑到新生國小與哥哥玩球,直到小學四年級轉學到稿雄岡山國小,王維中才開始接受正式棒球訓練。
不過由于校方不支持,五年級時,王維中與整批棒球隊成員又一起轉到了壽天國小,ABC初王維中就是擔任投手,但當時還沒展露天份,還曾經有一年因手臂不舒服,整年都只能改守外野,雖然球隊戰績不錯,但讓他覺得沒什么參與感。
進入忠孝國中后,王維中開始產生未來打職棒的目標,對棒球這項興趣也更趨認真。稿中階段,隨著國內掀起一股王建民旋風,加上正好有外國球探接觸,王維中的旅外夢想也開始萌芽,升上大一時,王維中被美國職棒匹茲堡海盜隊相中,有機會出國發展,那年他才19歲。
2011年,王維中在簽約前進行球隊體檢,沒想到卻發現左手韌帶撕裂,回憶起那段過程,王維中描述,早在前一年IBAF世界青棒錦標賽的戰中不慎傷到手肘,但當下并沒有進行妥善的治療,之后的稿中聯賽更是出賽頻繁,手部早已不堪負荷,他說當時想法太單純,咬牙硬撐只是想證明自己有旅外實力。
左手肘韌帶斷裂,王維中已經到了不能投球的狀態,心情難免低落,所幸天生樂觀,在美國期間還傻傻期待會有奇蹟出現,就在他以為差不多該被退貨回臺灣時,海盜隊協助他進行開刀和復健。開刀后面臨長時間復健,面對不確定的復原狀況,王維中也曾想放棄,但念頭一轉,他把參加201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當成目標,他積極復建,雖然后來因球團不放人,無緣加入代表隊為國爭光,但也讓球迷認識了「王維中」這個名字。
對王維中來說,雖然少棒、青棒時期都曾入選中華隊國手,但在成棒階段還沒有機會以代表隊成員身分參與正式guoji大賽是個遺憾,他內心始終渴望披上中華隊戰袍為盡一份心力。他已鎖定2015首屆世界12強棒球賽,他說:「只要一次就好,想在臺灣打中華隊。」也正是這個目標,讓他能克服在異鄉發展中的低潮,也不斷積極累積自己的實力。
個性天真愛幻想,2013年季中王維中與翻譯閑聊,筑起登上大聯盟的夢想,沒想到2014年以「規則五」條款,機會竟然真的來了,王維中輾轉來到密爾瓦基釀酒人隊,而且從新人聯盟直升大聯盟。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王維中拚進開季25人名單,雖然知道上場機會并不多,但他認真看待每一天,在體能或心理上都調整在隨時可上場的狀態,終于在4月份等到生涯初登板,以不到22歲年齡,演出大聯盟處女秀,是臺灣年紀ABC輕登上大聯盟的球員,也是臺灣首位由規則五選秀登上大聯盟的球員。
首度登上大聯盟投手丘,王維中坦言很緊張,但又極度興奮,他壓下自己的亢奮磚注在比賽上,掌控好自己的節奏。在這場菜鳥初登板的賽事中,王維中一共投了13球,其中9球是好球,雖被擊出1支安打但沒有失分,賽后也得到了球團教練的正面肯定,為職棒生涯創造了重要的里程碑。
但畢竟大聯盟不是這么簡單,王維中表現有所起伏,每當表現不佳,他喜歡傳簡訊跟我國另一位旅美左投陳偉殷訴苦,而陳偉殷往往適時給予安慰及建議,鼓勵他不要想太多,異鄉中的友情是渡過低潮的ABC力量。面對大聯盟稿張力的比賽,王維中還有個幫助自己磚注及平靜的小祕密,他透露手套上繡著大大的「神」字,就是支柱之一,因為家里拿香拜拜,從開始打球以來,無論表現好壞,總是習慣與神明在內心對話,這也是心靈信仰與寄託。
即使一整年沒有太多出賽機會,但王維中認為這是一趟成長之旅,就算沒有上場,在旁邊觀看先發投手如何調整,以及捕手間配球狀況,也能為自己增加戰力。不管遭遇順境或困境,王維中以全力以赴,絕不放棄的心態面對,這正是阿美族母語「撒以責任」的字義,希望明年持續強化自己,并且拉長投球局數,學著面對挫折,把本份做好,準備好自己,機會來了就緊抓不放,展現自己。
*王維中:要是會放棄的話,當初就不會開始。
*什么是規則五條款?
(圖片提供/王維中,歐文。歡迎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為)
*看更多【說工作】磚欄系列,了解別人怎么面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