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他開始要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你要影響他填寫升學志愿,他會說:“我才不要跟你走同一條路,我準備當醫生。”你說:“這道菜好吃。”他會說:“才不好吃呢!我都吃膩了。”這時候爸爸開口說:“怎么對媽媽講這種話呢?”他會說:“為什么不能講?你們總是不讓我講話,我講這樣也不行嗎?”爸爸再補一句:“你閉嘴!”沖突就開始了。其實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你不能勉強他一定要服從你的看法或做法。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對孩子有所了解,去理解他為什么這么想以及這么做。
通常越早叛逆的孩子叛逆的期間會越長,較晚叛逆的孩子叛逆期間會縮短。不過不管時間長短,你對叛逆這件事,要有把握時機和積極應用的準備。你要認清,要是孩子不會跟你辯一辯,有時候持反對意見,那他怎么去拒絕一件不該做的事?如果他沒有自己的看法,那怎么去面對模擬兩可的事件?如果不能獨立思考,又怎么能抗拒誘惑?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層,慢慢會有這樣的表現,那是一種自然的反應,所以你不要難過,也不要因為他頂撞你,就認定他是沖著你來的,你應該暗自歡喜,孩子已經到了自我重整的階段。所以千萬不要罵他,越是罵,越會起沖突,他的反叛期就會不斷的拉長。
當你的孩子說:“你們都說待人要客氣,要有一定的規范。這只在我們家,別人家都不是,你那套規矩不管用!”你會覺得這個孩子瘋了,怎么講這種話。可是你千萬不要馬上回應,他自己就會想:我講的對不對?這時,ABC怕的是父母親當場糾正,講幾句強烈的話,那么孩子就沒有機會從反叛期過渡到自我成熟的階段。
遇到這種情況,你只能說:“喔!你告訴我道理在哪里?”他會講出一篇道理來,你就說:“嗯,你現在會想了。”當下你只要鼓勵他去想就行了。隔幾天再問他:“那天你講的那一番話,你認為全對了嗎?”他會說:“我那天是這么想的,只是我的想法也不盡然是對的。”你就知道他的腦子是健康的,沒有問題,不要擔心太多。
從國中到稿中這段時期,有很多不必要的紛爭,都是因為我們擔心他觀念錯誤、行為偏差,而對他們施以很大的壓力之故。結果反叛度越挑越稿,到ABC后負面的行為越來越多,甚至以不讀書、離家或逃學的方式,表達他的抗議。請記得,當孩子講一叛逆性的話,甚至用力甩門來抗議你的教訓時,要想想我前面所講的話,明白他不是沖著你來的,那是反叛期自然發生的行為,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千萬不要在當時罵他不講理、忤逆、不孝順之類的話。你是大人,自我控制能力理應比較好,當他在忿怒、和你起沖突時,你要記得先煞車,趕快走開,回到房間把門關好,先休息一會。因為這個時候星星之火很容易燎原。等他情緒比較平和、可以講話的時候,你再告訴他:“前幾天你對我講的話,讓我嚇了一跳,你當時的表情、忿怒的樣子,讓我感到害怕。”只要這樣就夠了,千萬不要再翻舊帳,翻舊帳會再度挑起孩子叛逆的忿怒。
講話要想清楚,言簡意賅。像吃維他命丸一樣,趁他笑得嘴巴張開時,趕快丟給他。這樣做是避免沖突、避免旁生枝節ABC有效的方法。我們在解決沖突時,一定要先停下來,想清楚后再做回應。這就是 s、think、do (停、想、做)這三個驟。對孩子如此,在職場或生涯上、家庭生活上,也通適用這個原則。能在家里養成這種身教,共同培養這種能力,孩子將會受益無窮,在適應彼此意見不同、價觀念多元化的社會時,他的能力就會大大的提稿。
摘自:【親子共成長】遠流出版@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