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為人父母者必須注意,孩子畢竟跟你并非一模一樣,因此小孩子對于事情的感受,也不會與你相同。不過基本上,所有的小孩都有許多共通的習性,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牢記這些孩子的基本思考模式:
小孩子無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一套理由
無論孩子的行為多么突兀,他們總是可以講出一套自己的理由。三歲的小瑋告訴爸爸:“我一點也不累,現在不想睡覺。”不過父親卻嚴肅的說道:“你給我乖乖的躺在床上。”沒想到父親才剛剛離開房間,小瑋馬上就偷偷溜到廚房,從冰箱里抓了一根紅蘿卜。“把紅蘿卜放回去,馬上回到房間睡覺。”父親命令女兒,但是她卻一溜煙的跑走了,回到房間以后,小瑋整個人躲在棉被底下,開始啃起紅蘿卜。
“不準在床上吃東西。”父親鄭重的警告女兒,她終于開始哭泣,當老爸好不容易安撫女兒停止啜泣之后,他好奇的詢問小瑋:“你為什么要在床上吃東西?”沒想到女兒竟然回答,因為她怕黑,她曾經無意間聽見母親對姊姊小容說,吃紅蘿卜可以增進視力,晚上會看得更清楚,所以她才會想在睡覺前吃根紅蘿卜。
小孩子的腦筋很直,不會轉彎
當三歲的兒子兩手挖著泥巴,想要尋找毛毛蟲的時候,如果你對他說:“你還真會把手給弄臟啊。”此時母親的話語,可能會讓小孩子覺得非常迷惑,小孩心里會想媽媽明明說他很“會”,那么把手弄臟應該是件好事,但是為什么母親卻又拼命在皺眉頭呢?
小孩子可以同時相信兩種矛盾的概念
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超人,但是他還是會詢問你:“爸爸,除了超人以外,還有沒有人比你強壯?”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魔鬼,但是每天晚上睡覺時,他還是會害怕床底下藏有妖怪。因此即使小孩子很清楚自己并不會飛,但是父母親仍然要把窗戶鎖好關緊。
小孩子說話經常是有口無心
當你要小孩子罰站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脫口而出:“媽媽,你根本就不喜歡我。”有時候小孩會突然間直率表達出自己的恐懼或是憂慮,不過類似這種情況,小孩多半是有口無心。不過如果小孩在說話時語氣顫抖,此時父母親就必須提稿警覺,ABC可以坐在孩子身旁,溫柔的擁抱他:“媽媽真的很喜歡你,但是當我叫你把玩具收起來準備吃飯的時候,媽媽非常不喜歡你故意把拼圖到處亂丟,所以才會要你罰站,不過媽媽還是非常愛你啊。”
小孩子總以為所有的人都是為他而活
通常受到父母寵愛呵護的小孩都會認為,所有的大人都是為他而活。小孩子從來不會想到,大人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事情、也會為自己著想,小孩子總以為大人ABC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的呵護他們。
小孩子的行為變幻莫測
有時候父母親無論用盡千方百計,都沒有辦法讓小孩子乖乖聽話,直到有一天你真正發火,小孩子才會安靜下來—不過ABC多只會安靜二十五分鐘。
小孩子沒有耐性
我沒有辦法忍耐啦、我不要啦、我不想啦、趕快啦!
小孩子總是你急我不急
小孩子沒有時間的觀念。
小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看了二十秒、還是二十分鐘。小孩子永遠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是在昨天、還是今天早上喂魚吃過東西。
小孩子每天都會問你一次,距離他的生日還有幾天。小孩子對于時間的觀念,ABC多只有白天和晚上的差別。小孩子即使已經會看時鐘,但是他仍舊沒有時間的觀念。對于小孩子來說,身體才是他們的時鐘,肚子饑餓時就是吃飯的時間,身體疲倦時就是睡覺的時間。一般而言,時間對于小孩子來說,只有兩種意義:不是太短,就是太長。游戲的時間,永遠太短。媽媽講電話的時間,永遠太長。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稿EQ小孩》@(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