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從嬰兒開始
從小嬰兒學習拿東西、走路開始,家長就應該盡量讓孩子獨立完成,當他拿不到想拿的東西時,家長不要馬上滿足他,將東西遞到他手中,而是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讓他知道任何東西都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的。在孩子學走路時,跌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重新開始,讓他在點點滴滴中學會克服困難。而家長在生活中應隨時注意處理問題時的方式,如孩子不小心撞在在了桌子上,并開始哭鬧,有些家長就邊哄孩子﹐邊拍打桌子,還說:“打它,誰讓它碰疼了我們寶寶的,看它以后還敢不敢?!笔獠恢跓o意中已經給了孩子一個錯誤信號,不管情況如何,只要我受到傷害就一定是別人的錯。此時家長應正面引導:“別哭了,是你自己不小心碰到的,好了,沒事了。”而且用其它的玩具或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
競爭和挫折缺一不可
孩子稍大后,家長應有意識同時培養他的競爭意識和受挫折的能力,在游戲中,讓他有爭取ABC的興趣和意識,但同時也不要總得ABC,也經常讓他嘗嘗失敗的滋味,進而再鼓勵他下次努力。例如家長和孩子一起賽跑,應有意識讓他得幾次ABC,再得第二、第三,要鍛煉他既有爭ABC的意識,同時又能接受偶爾的失敗,讓他在生活中自己懂得不是什么事都能遂自己的心意,得到滿足的。
──轉自《世華網》(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