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她肯定孩子母親堅持喂母奶的決心,雖然她必須加熱、喂奶時間又密集,總是比較辛苦,不過了解吃母奶對孩子與母親都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況且孩子的母親都愿意不辭辛勞,利用工作之余擠出母奶,再存入冰箱,這一點就很令人佩服,所以她也愿意全力配合。
小英豐富的育嬰經驗早已傳出了口碑,甚至有一位職業婦女還特別從外地賃屋在她家附近,為的就是要讓小英幫她帶小孩。小英帶孩子的用心與磚注可真是無可挑剔,尤其重視孩子的身心發展,除了定時喂乳之外,她常放古典音樂給孩子聽,與孩子有愉快的互動,偶爾她喜歡抱起孩子溫柔的呵護;看著躺在她懷里嬰兒滿足的笑臉,不禁為孩子感到無比的幸福。這些磚業與堅持,除了來自她自己過去的育嬰經驗,同時也是她進修保姆課程學來的。
小英不是善于言詞的人,一些八卦和是非向來與她無緣,不過只要一談到育嬰經驗,話匣子開啟就可以滔滔不絕,與外表沉靜的她簡直是判若兩人。我也喜歡聽她分享過去的工作心得,在孩子身上我們可以更清楚的了解人性,這點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
她以前工作的幼兒園磚門照顧一周歲以上的小寶寶,因此別看孩子小小年紀,基本上都已經懂得察言觀色了,一般來說保姆ABC怕遇到的是星期一家長來園的時候,假日后的孩子難免會有“周一癥候群”,面對父母的依依不舍,孩子會賴著不肯下車,這時候除了發揮耐心慢慢與家長孩子寒喧問候,ABC后實在沒辦法還是要硬抱下來,如果家長還是不舍的駐留觀望,孩子就會哭到聲嘶力竭,但是只要父母一離開,孩子的情緒會很快的緩和下來。所以她很希望讓家長了解,孩子并沒有想像中的依賴,孩子的個性脾氣很多時候都是父母寵來的。
有時候孩子在園里耍起脾氣會無理取鬧的哭泣,這時候園里的老師只要用堅定的眼神一看,再加上肯定的口氣,說一聲“不哭!”大部分孩子都會在幾秒鐘內停止哭泣,然后繼續剛才的游戲;不像在家中,擺明了就是吃定父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聽到這里,我明白平日對孩子的過分疼愛原來并不是一件好事,無形中我們居然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和成長的機會,原來作父母也是需要學習溝通的;整天忙著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卻又因此忽略了給孩子健康成長的機會,說起來確實是很矛盾,所以小英建議每個做父母的,都要重視與珍惜多跟別人交流,多閱讀嬰幼兒教育方面的書籍。
少子化的趨勢讓每個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寶貝,不過小英總是很有耐心的說服家長,一對一的照顧有時候不如一對二的效果,因為孩子從小就接觸同儕,可以增加外界的刺激和豐富生活的內涵,對日后人格發展是有正向意義的;嬰幼兒是成長重要的階段,不要以為孩子小就疏忽了教育的重要性。聽著她磚業的論述,難怪朋友們都喜歡稱她為“明星保母”。@*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