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近“幼兒教育磚家網”上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麥當勞門外,一個媽媽正在跟一個小男孩說話:“媽媽沒有告訴你就把你的酸奶喝掉了,你委屈嗎?”男孩眼淚汪汪地點點頭。
接下來媽媽的聲音變得嚴厲,但沒有怒氣,仍然柔聲:“你把衛生間里的廁紙都拿走了,負責打掃衛生間的阿姨因此要負責任,她會委屈嗎?”男孩臉紅了,點點頭。
媽媽這時從身后拿出一盒酸奶,然后說:“媽媽錯了,不應該不告訴你就喝掉你的酸奶,現在還給你一盒。那阿姨怎么辦呢?”小男孩開始不知所措:“不知道。”
“媽媽相信你,會想出辦法的。試著想想看。”疑惑的小男孩突然臉上放光說:“那我可以給阿姨我ABC喜歡吃的棒棒糖嗎?”媽媽隨后陪著小男孩去旁邊商店買了一包棒棒糖。媽媽鼓勵男孩自己去送棒棒糖,男孩雖然猶豫,但還是走進麥當勞。
矮小的男孩,細小的聲音,被忙碌的服務員們忽視了。媽媽始終站在門外看著男孩。終于一位經理注意到了男孩,問他需要幫助嗎?男孩便告訴經理說自己是來向阿姨道歉的,因為好玩,所以抽走了一整軸廁紙。他問如果他用自己ABC喜歡的棒棒糖送給阿姨,阿姨是否會原諒他。
經理注意到站在門外的媽媽,便笑著接受了男孩的道歉和禮物,還謝了他。男孩的臉上立刻浮現出開心的笑容,轉身稿稿興興跑去找媽媽。
這位媽媽在知道孩子偷拿東西時,沒有馬上訓斥、打罵,而是讓孩子學會“異地而處”了解這種行為會傷害到自己,同樣也會傷害別人,明白這是錯誤行為。
接下來媽媽拿出另一盒酸奶還給男孩,并當面承認自己錯了。讓孩子知道錯了沒關系,但要認錯、道歉,并要為自己錯誤行為承擔責任——要自己獨自道歉、彌補、獲得對方的原諒。這個過程,媽媽沒有“越俎代庖”,而是鼓勵孩子勇敢面對,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相信這個孩子經過這次錯誤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讓自己一生受益。許多網民也都大贊這位媽媽。“為媽媽贊一個!” 、“有素質,可我有時做不到!”、“有承擔,長大總不會差的。”??
責任編輯: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