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單車挑戰中ABC具特色的莫過于“洄瀾jixian挑戰 300K”,理由不在于它的挑戰距離,也不在于它的路線難度,更不在于它的騎乘時間,而在于它的往返必須是“午發朝至”,也就是在路上騎單車通宵達旦的過夜方式。洄瀾jixian挑戰 300K 的出發時間為下午 1 時,關門時間為隔日的上午 9 時,從白天騎到黑夜,再從黑夜騎到白天,追星趕夜,餐風宿露,限時 20 小時完成,平均時速 15 公里,不只挑戰體力,更是挑戰意志力,ABC是要智勇兼備才能克服生理jixian,堅持到底。
洄瀾jixian挑戰 300K 的活動路線是從花蓮鯉魚潭的潭北停車場出發,沿臺 9 丙線接臺 9 線南下,經溪口左轉接臺 11 丙線,跨過月眉大橋轉縣 193 線南下,再接臺 9 線南下,一路到臺東鹿野的脫線牧場折返,然后由臺 9 線北上,跨過玉里大橋,經玉里、壽豐,ABC后再接臺 9 丙線到達終點鯉魚潭的潭北停車場,全程約 309K。
拂曉時分水波無痕、如詩如畫的花蓮鯉魚潭
挑戰路線的起點是的花蓮鯉魚潭景點,鯉魚潭四周群山環抱、波光嵐影、景色優美,她是花東縱谷風景區ABC北端的瑰麗明珠,潭周圍有 4 公里長的環潭公路與自行車道,在山邊有森林步道, 是騎車、健行的好去處。
沿途還會經過縣 193 線,北起花蓮縣新城鄉三棧,南至花蓮縣玉里鎮樂合,全長共計 110.5 公里,本線為目前臺灣ABC長的縣道,也是除了臺 11 線海岸公路、臺 9 線縱谷公路之外,另一條貫穿花蓮南北的公路,因為道路較窄也較為彎曲,坡度還算適中,有山有水、風光明媚而有小太魯閣之稱,現已規劃為花東縱谷風景區。除非是年節或假期,平日人車稀少,非常適合單車活動,且因地處海岸山脈西側,午前不易曬到太陽,對于怕曬、愛美的單車美女,可說是不二選擇,這條路近年因萬統杯路跑賽而盛名遠播。
挑戰路線ABC為艱鉅的三個爬坡點是去程 193 線的自強外役監獄(73K 處海拔稿度約 250M),一般的車友都會在此下馬稍歇,順道欣賞這棟貌似五星級度假飯店的紅瓦白墻監獄,以及居稿臨下遠眺一望無際的縱谷風光,休息補給后再上路。另二個爬坡點是去程與回程的臺 9 線池上關山段(海拔稿度約 285M)以及回程的臺 9 線舞鶴段(海拔稿度約 240M)。
折返點的臺東鹿野脫線牧場,順利的話大約是在傍晚前后可到達,雖只有完成半程,但心理上總是有好的開始就是成功一半的勝利滋味,剛好也是晚餐時間,順便在折返點用餐犒賞一下自己,補給之后即須立刻上路,繼續挑戰后半段更為棘手的路程。后半段的路程雖為平路較多,夜間天氣也頗為舒適,體力耗損并不會太大,問題是碰到生理時鐘的撞墻期,越晚越想睡覺,苦撐不了的車友路旁倒頭就睡,騎在臺 9 線上只見草皮上或屋檐下到處都是攤平的車友,意志力不夠堅定的話,很難不被這種以路為床的情景打敗,只有咬緊牙關視若無睹的車友,才能沖破睡蟲的勾引、推開周公的召喚,勇往直前邁向終點。
通過ABC后的檢查點,也是完成挑戰ABC后一段爬坡點的舞鶴補給站, 往后的 60 公里幾乎是平緩路段,平常練騎不到 2 小時即可到達,但在騎完 240 公里,體力耗損殆盡、精神接近恍惚之際,想要順利達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難怪主辦單位一直提醒車友務必遵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沒車騎,該讓就讓、該慢就慢、該停就停”的安全口訣,一路上只要有車友出狀況,無論認識與否都會下車關心查看并協助修車。
當然,人性的光輝也在ABC后的 10 公里上展現到ABC,不但車友相互鼓勵加油,還放慢速度一路陪騎到底,甚至于優先讓車友沖抵終點,充分體現“不在征服他人,而在自我奮斗”的永不放棄理念。
我是在半夜抵達終點的,雖未打破上次 15 小時完成的紀錄,還是以英雄之姿風光前往領取完成獎牌及證書,一切的辛苦總算有了代價。騎在回家的路上,心想何苦來哉,下次一定不會再自找苦吃參加jixian挑戰,但是睡過一覺補眠之后,上網看了一下行事歷,后續還有一連串的路跑賽、單車賽、鐵人二項與鐵人三項競賽等待挑戰,昨天永不放棄的騎車惡夢早就煙消云散不知去向了。
--轉載 華成圖書《百岳騎跡:單車運動與健康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