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媽媽群里因為一個寶寶燙傷“炸了鍋”,聽到寶寶被燙傷大家的ABC反應是趕緊去醫院,其實這個做法是不科學的。
作為一個曾被熱水傷害的小編,對燙傷的發展還是略有了解的,燙傷后不至于水泡馬上就破呀,經了解才知道,原來是前一天晚上已經燙傷了。
關于燙傷民間有很多處理方法,比如涂牙膏,由于傷口的熱氣受到牙膏等物質的遮蓋,熱氣只得往皮下組織深部擴散,結果造成更深一層的燙傷。
寶寶燙傷后ABC件事要做的事是:將傷處用冷水沖洗,如直接放在水龍頭下,用自來水沖洗10分鐘,或將患處浸在冷水里,讓熱氣冷卻,減輕痛楚,降低傷害的程度。如果燙傷的面積過大,必須立刻送醫。
關于燒燙傷的緊急處理方法,聽聽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志的詳細講解!!
對于弱小的孩子,誰也不愿意看到燙傷這件事的發生,家庭預防的責任更加重大!
讓寶寶寶寶遠離燙傷,以下9件事要謹記!!!
1.熱水器、飲水機、電飯鍋、電暖壺等加熱電器,一定要放置在小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對于低齡小孩,不具備操作能力的情況下,要嚴禁小孩接觸和操作這些加熱電器。
2.熱鍋、湯碗、熱水瓶、茶壺等熱源一定要盛放在小孩接觸不到之處,放置桌子灶臺之類的地方,盡量不要用小孩能拉扯到的桌布、鍋墊等物品,防止小孩拉扯帶倒熱水。
3.給小孩使用各種取暖器的時候,要防止漏電和漏水燙傷,平常經常檢查是否漏水漏電。群暖器盡量不要挨著小孩子皮膚使用,此外,大人無法當場看護的時候,盡量不要給那些能自己動手的小孩用取暖器,防止其打開塞子或是拉扯電線導致熱水露出燙傷或是觸電。
4.做飯時要嚴禁小孩子圍觀灶臺,更不可縱容小孩子爬灶臺,防止掉熱鍋里。此外,不具備下廚操作能力的小孩,要嚴禁他們操作廚房設備。
5.很多小孩子是在洗澡的時候被燙傷。一種情況是熱水器操作不當燙傷,在小孩子不具備操作能力之前,大人要禁止小孩子自己擅自操作熱水器,此外,大人自己放水的時候也要認真當心,按程序操作,給小孩子做好學習榜樣。有的是洗澡前兌水不當導致燙傷,小孩子沒學會兌水之前,大人都不可允許小孩自己兌水。
6.有的小孩子是吃飯的時候被食物燙傷,往往出現在小孩子學自己吃飯的階段。因此,小孩子學吃飯時,對于熱食,一定要溫度降低后方可給其自己吃,此外,也要教會小孩判斷冷熱。
7.機動車輛的發動機和排氣管也是稿溫的熱源,很多小孩子就是被排氣管燙傷的,因此,平時一定要嚴厲約束小孩子,不要隨意觸碰車輛。
8.湯碗湯盆水杯等,盛放熱食的時候,幼兒不能允許其捧動。小孩子學吃飯的時候,要給小孩子輕巧的飯碗,要有絕熱部位,防止燙手拿不住,灑了湯粥燙傷手腳。
9.到外面吃飯,要阻止小孩子趴餐桌,防止弄倒火鍋、湯鍋等燙傷。此外,要教育孩子在街上買油條、炸雞等食物的時候,不要近距離圍觀攤主的油鍋,防止熱油飛濺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