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運動是攀登者借助于技術裝備和同伴的保護,能夠在不同的髙度和角度的巖壁上,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自己認為佳的、合理的線路準確地完成騰 挪、躥跳、引體等驚險的技術動作,依靠自身頑強的意志、體力和思維能力,直至 完成整條線路的攀登。
攀巖運動是攀登者借助于技術裝備和同伴的保護,能夠在不同的髙度和角度的巖壁上,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自己認為ABC的、ABC合理的線路準確地完成騰 挪、躥跳、引體等驚險的技術動作,依靠自身頑強的意志、體力和
思維能力,直至 完成整條線路的攀登。
(二)攀巖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攀巖運動是由登山運動中派生出來的現代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它起源于 18世紀末期的“阿爾卑斯運動”,即登山運動。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歐洲阿 爾卑斯山區海拔3000?4000米的懸崖峭壁上,生長著一種珍奇的野花——“稿 山玫瑰”,采摘這種野花是很困難的。據說很久很久以前,阿爾卑斯山區一直流 行這種風俗:當小伙子向姑娘求愛時,為了表示他對愛情的忠誠,必須戰勝重重 困難和危險,勇敢地攀上稿山,采來“稿山玫瑰”獻給自己心愛的姑娘。直到今 天,阿爾卑斯山區的居民仍然保留這種風俗。攀巖運動也就由此而來.
由于攀登稿山對于普通人來說是相當困難的,為了讓人們了解登山運動,體 會登山運動的魅力,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參與這項運動,一些熱愛登山運動的 登山家把驚險、刺激且具有非凡觀賞性的攀登懸崖蝻壁的技術、方法移到郊外的 自然巖壁、市內的室外、室內的人工攀巖壁。攀巖運動作為一項體育項目起源于 20世紀50年代的歐洲,主要以攀登自然巖壁為主。世界攀巖運動是在20世紀 60年代末興起并得到迅速發展。在此之前,1947年舉行首屆世界杯攀巖比賽, 1948年舉行首屆攀巖錦標賽。這期間舉行了各種形式的攀巖賽事,都是以自然巖 壁為主。但由于場地、
天氣、交通等因素的限制,攀巖運動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直 至1985年法國人弗蘭西斯沙威格尼發明了可以自由裝卸的仿真沙子、石頭、玻璃 纖維和其他原料混合制成的巖壁,實現了人們要把自然中的巖壁搬到城區的設想.
早期的攀巖比賽形式是結組攀登,以速度為主。隨后,發展到以個人速度賽 為主,采用上方保護。人工巖壁出現以后,主要是以技術為主的難度賽,1987 年,guoji攀登聯合會(UIAA>規定,guoji比賽必須采用人工巖壁,同年在法國舉 辦了首屆人工巖壁比賽。1989年,首屆世界杯攀巖分站賽分別在法國、西班牙、 意大利、保加利亞和蘇聯舉行。1991年舉行了首屆攀巖錦標賽,1992年舉行了 首屆世界青年攀巖錦標賽。在亞洲,攀巖運動開展較晚,1991年1月,“亞洲競 技攀登聯合會”在香港成立,標志著亞洲攀巖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92 年9月,在韓國漢城舉辦了ABC屆亞洲攀巖錦標賽。
攀巖運動的分類
攀巖運動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它是攀登運動形式中的一種,主要分為:稿山 探險、攀巖、攀冰、冰巖混合。
攀巖的分類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將攀巖分成很多種。
1.按保護方法分
按保護方法可以將攀巖分為:
①先鋒攀登。從巖壁底端開始,一邊攀登一邊把保護繩掛人保護點。
②頂繩攀登。保護繩從上端已經掛好,只有上方一個保護點的保護方式。
2.按攀巖場所分
按攀巖場所可以將攀巖分為:
?①人工場地攀登。在人工制作的攀巖墻上進行攀登。
②自然場地攀登。在天然形成的巖石上進行攀登。
3.按使用器械的不同分
按使用器械的不同可以將攀巖分為:
①運動攀登。在有非常
安全保護點的線路上進行攀登,危險很低。
②自由攀登。只利用手腳握踩支點進行攀登,
繩子等器材只用于保護。
③器材攀登。要借助繩子、鐵鎖、上升器等器械進行的攀登。
④傳統攀登。自己設置途間保護點的攀登。
⑤無保護攀登。不用任何保護的攀登,如果脫落會有生命危險。
⑥巖壁攀登。通常要連續幾天進行攀登。
⑦抱石攀登。非常難的短線路攀登。
4.按比賽形式分
按比賽形式可以將攀登分為:難度賽、速度賽和攀石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