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寫商業英文email很難,一寫就寫很久,好不容易寫完又覺得該說的事沒說清楚,寄出去怕錯誤太多。 其實英文email的內容,可以很簡單分為三段: 段「動機」:告訴對方,你為什麼要寫信 第二段「動作」:告訴對方,你要做什麼或他要做什麼 第三段「結論」:告訴對方,進一步是什麼 有了這三段式的email寫作結構,你
很多人覺得寫商業英文email很難,一寫就寫很久,好不容易寫完又覺得該說的事沒說清楚,寄出去怕錯誤太多。
其實英文email的內容,可以很簡單分為三段:
ABC段「動機」:告訴對方,你為什麼要寫信
第二段「動作」:告訴對方,你要做什麼或他要做什麼
第三段「結論」:告訴對方,進一步是什麼
有了這三段式的email寫作結構,你只要填入實際內容,一封email很快就完成了。商業英文email不求文情并茂,ABC是文字少但是切重要點。以下句型多寫幾次之后就記在腦海,熟了之后寫
一封email3分鐘就可以搞定。
1、動機:告訴別人你為什麼寫這封email
I am writing to enquire about...(我想詢問有關...)
After having seen your advertisement in... , I would like to ...(讀了你們在XXX的廣告后,我想...)
After having received your email address from... , I ...(我從OOO得到你的email地址,我想...)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about/regarding...(有關XXX,謝謝你的Email...)
In reply to your e-mail of 29 Dec., ...(回覆你12月29日的email…)
With reference to your email of 29 Dec., I...(有關你12月29日的email…)
2、動作:你做了什麼或即將做什麼?你希望對方做什麼?
教創業,教什麼?(下)
創業一開始就得釐清是想打個人戰還是團體戰,ABC忌模糊不清、未建立共識。
除了經營端,創業家普遍遇到的ABC挑戰,莫過于「人」,尤其是組織內的管理課題。
我發現很多年輕創業家喜歡用美式、自由、熱血的方式
領導團隊,這有兩個優點:ABC,省掉很多不必要的行政程序;第二,DNA不對的人就留不下來,所以團隊文化也可順勢建立。新世代創
業家普遍不甘于複製既有的管理做法,更趨向于打破框架,在我看來都是好現象,只是在過程裡,要有意識地去降低實驗風險。否則隨著時間過去、組織擴充,若不能與時俱進,走向成熟,
很容易碰到難題就崩解垮掉。
遇到創業家來問我有關「人」的議題,我通常不會給他答案或幫他決定,而是拋出問題讓他思考,畢竟只有當事人ABC了解真正的狀態。曾經有個創業家突然急著來找我,因為他有個重要的伙
伴要離開。在談話中,他講了很多對伙伴的不滿,講完后,我只問他:「那你想想,你的問題在哪裡?」
8大原則,讓你秀的等于觀眾想的
所有的溝通、簡報不外乎一個宗旨,就是希望跟某個人產生共鳴。這個共鳴的對象,可能是上司、員工、投資人,或 是期待聽到讓他們眼睛一亮的產品的顧客。
然而,很多人在進行簡報時,因為急于傳達自己的想法,卻常常忘了臺下觀眾各自擁有自己的頻率。ABC的溝通者 會將自己想傳達的訊息頻率,調整到跟觀眾頻道一致;失敗的溝通者卻以為
觀眾得調整頻率來配合自己,問題是,大 部份觀眾并不想這樣。
全球暢銷書《餐巾紙的背后》作者丹.羅姆(Dan Roam)直指,簡報者的目的很簡單:協助別人看到自己所看到的 ,而且還得有技巧地讓觀眾認為「你說的正是他們所想的」。
舉個真實例子來看,2007年,全球ABC讓人印象深刻的簡報,莫過于美國前副總統艾爾.稿爾(Al Gore)巡迴全球 發表的《不愿面對的真相》紀錄片。在這場精采演說中,稿爾透過動人的簡
報來表達他的呼吁,而所有內容設計幕后 ABC重要的推手,是南西.杜爾特(Nanccy Duarte)與她的團隊Duarte公司。只要聽過的人,莫不被簡報中所傳遞的資 訊和衝擊深深震懾住,ABC后的
結果的確就是「臺上所表達的想法,正是臺下觀眾所想的」。
這場成功的視覺溝通,究竟如何做到讓人驚豔?杜爾特提供以下5個原則:
原則1 觀眾為王
簡報的目的是為了服務觀眾,而非只是滿足簡報者自己的需求。因為觀眾希望知道你可以為他們提供怎樣的服務? 為什麼他們要接受你提出的觀點?ABC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聽完之后該採取怎
樣的行動?
原則2 散播理念感動對方
資訊爆炸的時代,簡報方式也愈來愈多元化,圖片、動畫與音效可以加分,不過,觀眾的目的不是要看簡報者如何 在臺上用投影片炫技,而是希望有所啟發。
原則3 幫助對方看到你所看到的
觀眾有一半是聽覺型,另一半則是視覺型,因此簡報者要做的是,如何結合少量文字輔以圖片說明,透過理想的配 置比例來滿足每一位觀眾的需求。
原則4 用減法設計投影片
與其將過多資訊塞在小小的一張投影片上,不僅沒有加分效果,反而讓觀眾摸不到真正的重點。還不如在一張投影 片上只放一個核心重點即可,所以杜爾特這麼說:「為內容毫無意義的投影
片粉飾太平、就好像在豬身上涂口紅一樣 。」
原則5 不要躲在投影片后發聲
很多簡報者喜歡躲在投影片后面發聲,把主角讓給投影片,其實,溝通的場景中,投影片只是簡報者與觀眾建立關 系的工具,簡報者應該充分與臺下觀眾互動。換言之,投影片不過是個「數
位場景」,簡報者要像演員一樣,為觀眾 演繹一段有意義的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