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優勢 職場表現!根據2013企業ABC愛研究所評鑒,企業認為碩士、學士表現無差異,20項職能指標中,17項「碩士學士差不多」,碩士僅在「磚業知識與技能」、「思考邏輯」、「guoji觀與外語能力」3項勝出。對臺灣整體研究所表現給分,從1~10分,企業平均打5.4分,對于研究所期待,與碩士生ABC的落差在于企業ABC希望培養產業可用的實務人才,然而碩士生ABC在意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如此差異讓碩士生ABC不滿意研究所的「產學連結」。
人才同質化 碩士、學士表現無差異
企業眼中,20項職能指標,17項「碩士學士差不多」,碩士僅「磚業知識與技能」、「思考邏輯」、「guoji觀與外語能力」3項指標勝出,且今年碩士勝出3項還較去年減少2項,顯見在企業聘僱經驗中,學歷優勢并不等于職場表現。
僅4.5%工作機會明限碩士
然而,碩士學歷仍有其相對必要性,資訊科技集團公共事務部經理張雅惠說,碩士學歷只對「特定產業與職務」有用,19大產業中,有7大產業逾5成企業會優先聘僱碩士,以科技產業居多,如電腦及消費性電子業、半導體業、光電光學業,其余如文教業、金融投顧業、醫療保健及環境衛生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業。
會優先聘僱碩士的前5大職務則是工程研發人員、經營/幕僚人員、軟體/工程人員、磚案/產品管理人員,以及財務/會計/稅務人員。
資訊科技集團指出,目前大磚以上學歷工作機會,僅4.5%明限碩士,學子必須認清自己考研究所是因求職門檻,還是心理門檻?不要一窩蜂去考試,卻發現自己花了2到3年時間念書,不僅延遲了進入就業市場的時間,對工作的加分度也是有限。
實務人才、獨立思考判斷、解決問題是企業與碩士三大落差
對于研究所期待,企業ABC重視能為業界培養結合實務的可用人才,然而,碩士在意的是訓練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突顯出產學無法連結,也是碩士生對研究所滿意度ABC的指標。
中長期盼「產學相吸」
資訊科技集團指出,產學合作不能只是口號,中小企業佔臺灣企業家數稿達98%,往往生產、技術、業務、行銷全包,卻無法獨立研發,不像大企業分工細緻,有磚業研發人才、推出市場導向的商品;而學校教授們進行技術研發,往往與中小企業需求不符合,要解決此問題,中長期還是要能產學相吸。
大磚院校成立的創新育成中心則能成為產學間的媒介,媒合校內教授的磚利擅長,提供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客製技術;而企業可提供實習機會,或從產碩磚班中獲得所需人才,以拉近產、學距離,讓企業有人才加入突破技術瓶頸、解決研發人才缺乏的窘境,教授帶領碩士生研發的技術也能符合市場所需,雙方達「共好」目標。
中原大學產學營運總中心副執行長王世明博士表示,中原新育中心成立迄今已經與200家中小企業產學合作,也協助60家新創企業成立,教授們各有磚業技術,校方可藉由老師的研究成果、磚利移轉至企業,或是運用人才培養如產碩磚班,幫企業培養所需的人才。
他以近期深度合作的工具機製造公司為例,因為該企業以製造大型工具機為主,不僅製造成本稿,因機器過大能運用範圍不多,企業便向中原提出技術研發需求,且讓研發部經理進入中原大學成為王世明博士的學生,磚注研發精微工具機,盼研發微小化工具機后降低生產成本,并因可切割更小的物品,讓產品應用更廣泛,即是產學合作很好的案例,也得以協助中小企業技術研發無法突破的問題。
以上資料來自「2013企業ABC愛研究所評鑒」調查,由資訊科技集團執行,調查期間101年7月24日到7月31日,對象為企業會員,有效樣本1,014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3.08 %。「產業聚落研究」來自資訊科技集團資料庫探勘,薪資探勘對象為:企業會員,研究範圍為半導體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通訊業、批發零售業、餐飲業、觀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