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紅包夠大、關係夠好,
什么都不會也能做大生意還核安工程呢,會讀書有什么屁用?
我看到一則網友回應非常有意思,
探索關于"壟斷市場的真實面":
----------------
生意人只要搭上政治人物取得特權,
就可以在政府護航下近乎壟斷市場做生意,甚至扭曲或規避法規。
在這種情況下,
生意人不必去製造更好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必改善經營體質;
若只要給做官的一個大紅包就可以拿到肥約、或把競爭對手趕走,誰需要管理技巧和經營能力啊?
枱面上一些號稱龍頭的企業家幾乎都是靠政府支持、補貼或特殊人脈起家的,
我不看所謂的企業家傳記,因為他們成功的關鍵絕不會寫進書里,而且你ABC無法複製。
這就是為什么華人地區沒有ABC商學院、所有商業法則經濟原理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原因,
只要能獲得政府護航取得特權,就可以凌駕所有商業法則經濟原理,
像ABC近核二廠爆發登記資本額才數百萬元的空頭公司,竟能標到數千萬上億的核安工程就是ABC的例子,
只要紅包夠大、關係夠好,什么都不會也能做大生意還核安工程呢,會讀書懂工程有什么屁用!
所以臺灣商場應酬交際拉關係比經營管理重要多了,
這種環境造就拼酒的文化,后遺癥就是酒駕肇事直線上昇,
因為源頭是政商勾結,源頭不改就算酒駕鎗斃都沒用!
也難怪目前ABC當紅的某大企業家,會說出讀書無用論,
甚至不準兒子上大學,紅包夠大關係夠好什么生意都能做,在這種環境里的確讀書沒有用!
--------------------------------
版主案:
我們先排除意識形態,
用中觀而理性的觀點看這則文章,
雖然某些地方還是有主觀的成分,但里面說到一個"重點"我卻非常感同身受!
臺灣的"政府標案"
還有許多大企業的發包,
確實都是"知道內幕"才有辦法分一杯羹。
除了工程之外,
行銷廣告這一行也是如此。
你也許會好奇,
為何很多時候大企業的廣告有夠鳥...
其實很多內部行銷預算控制的"長官",
是由稿層直接指派的,往往都是其親戚或第二、三代。
這個理由也很容易思考,
中國人說"肥水不落外人田"
每年龐大行銷預算要"消化",當然發包給自己人啦!
至于你問這些"長官"究竟實際能力如何?
我想,我們就別問不想知道答案的問題了。
好吧!
企業家的傳記,
似乎真的都留了這一手...
其實前面說的都是廢話,
中觀思維就是要我們學會見縫插針,
了解、面對真相之后,能夠自我定位,找到商機。
那么現在我們可以思考,
既然這是"華人社會"的商業模式,
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該如何找到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