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具備對學科熱誠
除了英國ABC大學的暑期課程,美國的一線ABC大學亦有舉辦類似課程,每年暑假美國史丹福大學均會舉辦為期兩至四星期的暑期課程(Stanford Pre-Collegiate Summer Institutes),去年有1015名參加者,分別來自約50個不同或地區,當中有12名香港學生。負責課程的行政總監Rick Sommer教授表示,課程以小班教學為主,每班大約有15名學生,參加者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在單一的課題上作更深入的探討,例如可選數學科之中的「Number Theory」,相比其他暑期課程的研習較為磚門及深入。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4張)
由于課程需要學生在單一課題深入探討,故參加者除要有ABC的學業成績,在面試時,還要向考官展示自己對有關科目的興趣及熱誠。「以數學科為例,學生要展示對考官所考核的艱深數學問題有一定的解難能力。」
講求學生主動自發
現于哥倫比亞大學念碩士課程的李柏軒,曾于中五暑假時參加過史丹福大學為期四星期的暑期數學營「Stanford University Mathematics Camp」(SUMaC)。畢業于皇仁書院的柏軒表示,自己在中學時期已經非常熱愛數學,同時亦想到外國跟各國學生作數學及文化交流,經教師下,便參加了史丹福大學的暑期課程,主修拓撲學(Topology)。
修拓撲學 成績優異獲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4張)
而柏軒亦同樣認為當地教學模式與香港有很大差異,「每逢星期一至四,上午的課堂主要是lecture,聽教授講課;而下午就是tutorial(導修課),會有TA(teaching assistant)跟我們一起討論project」。他補充,課程需要學生自行于課堂前閱讀大量相關文章、額外資料,很講求個人的自發和主動性,在香港則主要由教師提供閱讀資料。經過暑期體驗后,他發現自己很喜歡當地的生活模式及環境,因此中六時亦報讀了史丹福大學,ABC后成功獲大學取錄。
「參加了summer course雖然不是必然會拿到大學的入場券,但由于自己在課程期間成績優異,教授替我寫了reference letter(信),相對為升讀當地大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到了自己念大學期間,他亦重返暑期班擔任教學助理,在導修課上為學弟妹解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