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給人腐躓聯想的“稿墻內”作品,也融和于一堂,縫合你我,表達辭舊迎新的驚艷競藝!在這喜悅的日子,用慈悲的視角來看世間,一切都是和諧的、美好的,沒有多大的差別。臺北監獄,春光漾黎內,看湛一時新;第七工場,長廊通道,仿有古風碑坊。壁上橫掛一系列“清明上河圖”共四幅,間有對聯︰“春風駘蕩媚景芳,花光柳色桃梅香”景觀幽雅,頗有“曲通徑幽處,禪庭花木深”的氣息;工場附有門聯:“驁馬育良駒,駿馳迎朝陽”;場內,底墻懸一輪“矯正署”的圓型大標識,側襯“公剛、慈明”左右四個大字,象征精神,也象征管理者的意志。墻隅,更有各式各樣的花燈擺置,燦爛而炫人眼目!
這是一群響應“盛會”的同學,僅憑“印象”,創作出“埔里酒場、集集老火車、竹山古廟、金雞母、翠竹”等頗具文化特色的花燈,精致而細膩?!耙粺裟苊髑臧凳摇?,文化素養可以陶冶人心,就好像提燈為暗途引路一樣,是與會的主旨,也是元宵節鬧花燈的意義。編織燈籠的過程,連結作者的心、作者的夢。雖然不能親身前往同慶,心魂也幽幽攀過墻圍,隨燈引路而去……◇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