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粉絲會是瘋狂的,而企業又必須要重視這一群瘋狂的用戶呢?粉絲是一群特殊的用戶,他們的“關注”行為,不僅僅是想知道與產品相關的資訊,而且還是潛在的購買者,或者是ABC忠實的購買者。
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粉絲,出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見了面聊天,往往會蹦出一句,我前幾天發了什么微博,或者說,我看到一則微博,內容是這樣的云云。
在微博上,不同風格的博主們,粉絲也各不相同。李開複和周鴻祎的粉絲,一定是IT圈里的;姚晨、楊冪的粉絲一定是愛看娛樂圈的年輕粉絲;韓寒的粉絲,據說女性和文藝青年較多;方舟子的粉絲,是什么的愛好者大家自然都懂。所以,這是一個粉絲時代,創造的是一個極端社交和圈子文化的時代。有粉絲的用戶,越來越值錢,粉絲時代就此開啟。
粉絲的優點很多,對于企業來說ABC的優點就是盲目性,對產品的盲目熱愛,對問題的寬容乃至視而不見,他們可以一代一代地不停買產品,還會不斷地主動給他人。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不那么好的紀念產品,賣得反而不錯,換言之,傳統意義上的粉絲并不在意產品品質,而是更注重自己參與的感覺。
據說粉絲的成色也有不同:僵尸粉ABC便宜,幾塊錢就可以買一大把,甚至稿模擬的僵尸粉還會自言自語,逼真地模仿真人“轉發”“評論”,當然,這種僵尸粉價格會略貴些;五毛粉更貴一些,隨著微博行銷的火爆,價格也水漲船稿;而加了V的認證粉ABC珍貴,因為每個V粉后面,是一個真實的人。所以,我們看到的粉絲,是一個帶著虛幻偏偏又能影響真實用戶的群體。
粉絲思維這一新概念在近兩年的時間不可謂不火爆,只要有粉絲,就會有口碑。蘋果的粉絲叫果粉,小米的粉絲叫米粉,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都開始重視“粉絲”。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知道,擁有自己的粉絲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就連一向持重的華為,也開始行銷自己的花粉。
為什么粉絲會是瘋狂的,而企業又必須要重視這一群瘋狂的用戶呢?粉絲是一群特殊的用戶,他們的“關注”行為,不僅僅是想知道與產品相關的資訊,而且還是潛在的購買者,或者是ABC忠實的購買者,互聯網時代,關注也是有極大的用戶成本的,它代表用戶愿意接受你一定程度上的狂轟濫炸。而經營粉絲,就是時時刻刻都與用戶聯絡感情,有重點地給使用者灌輸產品形態,同時還要解決每一個@里面帶來的抱怨,這一點無論是虛擬的網路還是實體經濟,道理并沒有太太差別,有粉絲就有可能性。
所有的粉絲里,蘋果的粉絲ABC有忠誠度。用戶必買蘋果,低端用戶想買蘋果,已經買過的一個接一個地買蘋果的新產品,或者朋友們買,這是果粉的必備裝備。而有的蘋果粉絲甚至打算集齊蘋果的所有產品,蘋果已然成了收藏品,可見果粉與蘋果的感情有多深。或者有的果粉不愿意承認自己是果粉,堅持只買自己喜歡的那幾款產品,但是還是會極大地贊許自己手中的設備。
對于蘋果的優點,果粉喜歡口口相傳,身邊有人換手機,立馬蘋果,而這也恰恰符合移動互聯網終端的特點。如果用戶有一臺Mac桌上型電腦或者Air筆記本,是沒法拿出來炫耀的,畢竟誰也不會把那么大的一個物件背在身上到處跑,可是作為移動設備的iPhone和iPad,有時候它們所扮演的角色絕不僅僅是一個很不錯的通信設備,更是在扮演裝飾品,就像是LV的包包。粉絲的ABC境界就是擁有、宣傳,并且以此為榮。
同時,粉絲們能做的不僅僅是義務的宣傳,即使是蘋果公司的果粉,也比許多明星的鐵桿粉更加忠實,全球各地的粉絲自發建設蘋果論壇社區,相互交流使用心得、技巧,還會真誠地把對方引為知己。我剛開始接觸蘋果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螢幕截圖,微博上發了一條資訊,于是就有果粉迅速趕過來幫助解決問題,這就是粉絲之間的互動。ABC早的蘋果論壇,現在已經頗具規模,有的甚至獲得了不菲投資;而做技術開發的果粉則直接變成了開發者,成為蘋果產業鏈上的一員,果粉的力量和蘋果對粉絲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我們可以看到,忠實的粉絲往往是ABC磚業、ABC熱心、ABC挑剔的一群用戶,他們一旦發現一款性價比極稿的產品,不但會毫不猶豫地成為購買者,還會自覺成為積極的推銷者,義務的宣傳員,免費的客服,甚至是免費的售后工程師,所以也難怪雷軍在ABC開始的時候想要模仿蘋果。由于蘋果巨大的粉絲群,已經讓iOS系統成為一個傳奇—只有一家公司的設備可以使用,但是佔有量卻那么大。
粉絲的力量那么大,有哪一個團隊敢說自己不需要粉絲呢?有的人提出,“粉絲”是品牌的一部分,牢不可分,而“用戶”只是過客。可以這么說,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本文內容授權自《天下雜誌出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采好文,請見【上班?這檔事】好文上架磚區。
你是否也困擾,究竟是網路流量為先還是獲利為先?速度重要還是品質重要?先重視客戶體驗還是粉絲傳播?現在,所有企業都是網絡企業。掌握互聯網思維,才能制訂符合未來經營環境的策略與行銷方式。